见僧便问曾到否,有言曾到不曾来。
留坐吃茶珍重去,青烟暗换绿纹苔。
见僧便问曾到否,有言曾到不曾来。
留坐吃茶珍重去,青烟暗换绿纹苔。
这首宋代释义青所作的《第二十一赵州吃茶颂》以禅宗公案的形式,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僧人之间的问答,以及对吃茶这一日常行为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中“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精神。
首句“见僧便问曾到否”,开篇即以僧人之间的互动引入话题,暗示了禅宗中对于过往经历的探讨与反思。次句“有言曾到不曾来”,则在对话中设置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情境,引出对真实与虚幻、存在与非存在的哲学思考。接着,“留坐吃茶珍重去”,诗人通过邀请僧人留下共饮一杯茶,不仅体现了待客之道的温文尔雅,更寓意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最后,“青烟暗换绿纹苔”一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在平凡生活中体悟禅意的可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洞察宇宙真理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通过僧人的对话与茶事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哲学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引导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
富儿重安居,贫士轻远游。
衣食苟不充,奔迸宁得休?
前年游稷下,将母住齐州。
母卒始归葬,暂一省林邱。
本无置锥地,故乡安可留?
今当涉河洛,但为妻子谋。
出门瞰春光,碧草千里愁。
故人重话别,清酒持满瓯。
洛中何郁郁,龙门带伊流。
圣贤生其间,遗迹应独求。
行行蹑中岳,崇高物象收。
素襟谅宏达,登览旷悠悠。
使君方爱才,重士千金酬。
士声嗟已靡,古道少复由。
虽不当其位,可以佐旁搜。
所贵在明义,坎壈岂足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