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
《秋兴》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策杖欲何适,吟诗溪水头。

雨光林不夜,山冻草先秋。

每作逃虚惯,常随汗漫游。

避人存野性,高卧竹西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手持拐杖,漫步至溪边,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与氛围。

首句“策杖欲何适,吟诗溪水头”,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的行踪与心境,他手持拐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想要逃离尘世的喧嚣,来到这溪水边寻求心灵的宁静。通过“吟诗”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雨光林不夜,山冻草先秋”两句,描绘了雨后森林的景象,雨珠在树叶上闪烁,仿佛夜晚并未降临,而远处的山峦因寒冷而凝固,草木似乎提前迎来了秋天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敏锐观察力。

“每作逃虚惯,常随汗漫游”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习惯于逃避世俗的束缚,随心所欲地游历于天地之间,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逃虚”可能指的是逃避空虚、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汗漫游”则表达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避人存野性,高卧竹西楼”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他选择远离人群,保持原始的野性,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独处的宁静。而“高卧竹西楼”则形象地描绘出他隐居竹林深处,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代刺别孙守公素

遏云歌阕酒樽空,离别情怀自古同。

卷取西城吟袖月,却飞兰棹过江东。

(0)

书无想山先域屋壁二首·其二

寒食年年一度来,伤心扪涕陟崔嵬。

溪云欲雨还催去,更绕营丘百匝回。

(0)

蒙诏许归二首·其二

昨日恩书许拂衣,今朝著句咏将归。

芦花明月无人占,一笑劳生早息机。

(0)

再送颖叔待制度岭

迹滞端江心欲飞,要将清泪洒行衣。

云间骥尾终难附,梅子黄时公自归。

(0)

和颖叔别后见寄

白头方得岭南麾,却望长安恨不飞。

毒雾腥烟非我乐,未从公辟敢言归。

(0)

李伯华见过小饮二首·其一

伴我林间倒一樽,西湖紫翠变黄昏。

鸟迁深树鱼依藻,客散樽空亦闭门。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