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暑露坐书怀》
《避暑露坐书怀》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浸疏帘暑气收,金波片片傍人流。

途穷阮籍难青眼,官拙江生岂黑头。

凉露霏微堪沐发,明河清浅待行舟。

愁来戏作游仙曲,夜梦应归十二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露台纳凉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忧愁。

首联“月浸疏帘暑气收,金波片片傍人流”,以月光洒在稀疏的窗帘上,暑气渐消,波光粼粼映照着人影,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这里的“金波”指的是月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流动的情景。

颔联“途穷阮籍难青眼,官拙江生岂黑头”,引用了阮籍和江淹的典故,阮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因仕途不顺而常显颓丧之态;江淹则是南朝宋的文学家,晚年官运不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即使身处逆境,也难以保持乐观的心态,官场的挫折让人心生无奈。

颈联“凉露霏微堪沐发,明河清浅待行舟”,描述了露水轻盈,仿佛能洗净人的头发,银河清澈,似乎等待着船只的停泊。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尾联“愁来戏作游仙曲,夜梦应归十二楼”,当愁绪涌上心头时,诗人以创作游仙曲来排遣,想象自己在夜晚的梦境中回到了传说中的十二楼,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八

南北封疆画界匀,云根两面翠嶙峋。

中间岩壑无人迹,合付山灵作守臣。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三

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

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七

飞飞乾鹊似多情,晚到深林晓入城。

也解巡檐频送喜,听来只恨是秦声。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八

长镵木柄斸寒云,阿魏滩中药气熏。

至竟无从知性味,山家何处问桐君。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十九

千瓣玲珑绿叶疏,花头无力倩人扶。

因循错唤江西蜡,持较东篱恐未输。

(0)

画图景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