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西峰麓,生涯获遂初。
俗尘终岁隔,灵境百年居。
割蜜攀岩石,分泉养蛤鱼。
随时招近局,尊酒狎樵渔。
遁迹西峰麓,生涯获遂初。
俗尘终岁隔,灵境百年居。
割蜜攀岩石,分泉养蛤鱼。
随时招近局,尊酒狎樵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西峰麓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遁迹”二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选择。接下来,“生涯获遂初”一句,表达了隐士得以实现最初理想生活的满足感。
“俗尘终岁隔”形象地描绘了隐士与世俗社会的隔绝,强调了他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灵境百年居”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这片灵山胜地的长久居住,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执着追求。
“割蜜攀岩石,分泉养蛤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节,通过采集蜂蜜、攀岩采石、引泉水养蛤鱼等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展示了他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最后,“随时招近局,尊酒狎樵渔”两句,描绘了隐士与附近山民的交往,通过饮酒聚会、与樵夫渔人亲近,展现了他虽远离尘世,但并不孤寂,与周围自然和人类社会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与人为善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野人家,瓦少茅半遮。墙外横青山,墙头出葵花。
绕屋桐树绕屋麻,地碓舂粟如黄芽。
小如高髻发爬?,平生有额不点鸦。
月色夜夜照纺车,木棉纺尽白雪纱。
为言主家颇豪奢,绣罗作裙歌娇娃。
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
渚鸿不侣鹜,联翩入紫云。
有时下同宿,终然不离群。
磊落千金马,贡作万乘车。
双双翼飞龙,齐秣亦齐驱。
驰翔有美世共珍,列之天闲织其文,以章有德劝百臣。
苍鹰虽鸷豺狼猛,安得称重于其伦。
阊门今古道繁华,歌钟日夕沸如麻。
东邻宴公子,西舍酣倡娃。
谁人堂上题乐孺,中有二士为奚家。
先人应能积为善,天锡一双白璧皆无瑕。
伯兮友仲兮悌棠华,韡韡风光媚。
架有互服衣,榻有共覆被。
入室谐兰香,出门偕远志。
仗剑作长游,千里万里亦同次。
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
醉中尚能为尔歌,歌此敬多感亦多。
吴中土风清且嘉,今如君者有几何。
君家伯祖我祖高,弟子文名风节犹嵯峨。
乃知仁人有后世济美,看尔富寿方来百福如山河。
《乐孺歌》【明·祝允明】渚鸿不侣鹜,联翩入紫云。有时下同宿,终然不离群。磊落千金马,贡作万乘车。双双翼飞龙,齐秣亦齐驱。驰翔有美世共珍,列之天闲织其文,以章有德劝百臣。苍鹰虽鸷豺狼猛,安得称重于其伦。阊门今古道繁华,歌钟日夕沸如麻。东邻宴公子,西舍酣倡娃。谁人堂上题乐孺,中有二士为奚家。先人应能积为善,天锡一双白璧皆无瑕。伯兮友仲兮悌棠华,韡韡风光媚。架有互服衣,榻有共覆被。入室谐兰香,出门偕远志。仗剑作长游,千里万里亦同次。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醉中尚能为尔歌,歌此敬多感亦多。吴中土风清且嘉,今如君者有几何。君家伯祖我祖高,弟子文名风节犹嵯峨。乃知仁人有后世济美,看尔富寿方来百福如山河。
https://shici.929r.com/shici/srBryc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