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人家》
《野人家》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野人家,瓦少茅半遮。墙外横青山,墙头出葵花。

绕屋桐树绕屋麻,地碓舂粟如黄芽。

小如高髻发爬?,平生有额不点鸦。

月色夜夜照纺车,木棉纺尽白雪纱。

为言主家颇豪奢,绣罗作裙歌娇娃。

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野人家的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

首先,诗人以“瓦少茅半遮”开篇,简练地勾勒出野人家的朴素风貌,屋顶瓦片稀疏,茅草遮掩,透露出一种原始而宁静的生活气息。接着,“墙外横青山,墙头出葵花”,描绘了屋外的自然景观,青山环绕,墙头绽放着葵花,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绕屋桐树绕屋麻,地碓舂粟如黄芽”,进一步展示了屋内及周边的环境,桐树和麻围绕着房屋,地上的石碓在月光下舂出金黄的粟米,这一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忙碌。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舂出的粟米比作黄芽,形象生动。

“小如高髻发爬?,平生有额不点鸦”,这里通过对比,描绘了女子的头发如同高高的发髻,虽未点上黑色的鸦片,却依然美丽动人,体现了女性的自然美与朴实之美。

“月色夜夜照纺车,木棉纺尽白雪纱”,夜晚的月色洒在纺车上,木棉被纺成洁白如雪的纱布,不仅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赞美了劳动者的智慧与勤劳。

最后,“为言主家颇豪奢,绣罗作裙歌娇娃”,诗人转而描述了主人家的奢华生活,穿着绣罗制成的华丽裙子,歌声中充满娇柔,与前面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则以紧急的官府文书和马蹄声,暗示了外界对这个宁静乡村的影响,或许预示着某种变化即将到来,增加了诗歌的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人家自然环境、日常生活、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乡村生活的独特风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微妙反映,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游上天竺遂登诸峰绝顶

二仪肇开辟,山水相摩融。

南洲峭奇削,仙界敞神宫。

云端列莲座,竹外聆疏钟。

高僧皆驭鹤,金鼎尽蟠龙。

怀芳事幽讨,巇崄相追穷。

扪萝回石径,披雾凌苍空。

身被翠云服,手握青藜筇。

缥缈仙源接,纡萦云路通。

蹑足攀绝顶,群真杳来从。

振衣划然笑,鸾声落长松。

仰窥天阙近,象纬横西东。

俯瞰坤舆狭,巘崿纷嵷巃。

眺远云为地,乘虚步随空。

璚杖挺虚谷,玉蕊灿春丛。

璚津芬可挹,石髓会应逢。

近阅安期舄,遥企王乔踪。

玄机如可度,学炼此山中。

(0)

出自蓟北门行

十五学击剑,豪雄寡为俦。

裂眦报仇家,高视蔑王侯。

一旦羽书至,愿言分国忧。

挥手去乡邑,振奋出边州。

白马疾如飞,楛矢剽若流。

左贯乌丸腹,右饮月支头。

重围既已解,谈笑任行游。

功成拂衣去,爵赏非所求。

(0)

感兴·其一

出处关头莫浪谈,归收便合老云岩。

挂冠却怪陶真隐,犹带山中宰相衔。

(0)

和郑篁溪不寐韵

坐久临更寂,歌浓伴月明。

旅怀频恋目,残籁苦吹声。

灯信花前结,春容酒后生。

遥思寰海客,休戚几关情。

(0)

赞荣寿匾额

岭表昭垂阿母名,寿筵时震管弦声。

地曹有善休祥远,天道无私雨露零。

桃笑三偷金屋蔼,酒浮千日玉船轻。

喜看香篆烟蛇袅,袅入斑斓舞袖馨。

(0)

苦雨

城头鼓角漫无声,城里康庄小艇行。

河伯欲吞山作泽,龙儿无亦蠢非灵。

盆莲开待羲皇白,庭草翻愁茂叔青。

想是阴晴天有意,五云光处见分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