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三十五》
《咏怀·其三十五》全文
魏晋 / 阮籍   形式: 古风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三十五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首句“殷忧令志结”,开篇即点明内心的沉重忧虑,使得意志凝结,难以舒展。接着“怵愓常若惊”描绘出一种持续的警觉和不安,仿佛时刻处于惊惧之中。这种状态贯穿始终,没有片刻的安宁。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两句,通过对比逍遥与现实的落差,以及朱花(象征生命力)的突然凋零,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昆虫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个体生命走向衰败的写照。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即使在情感上未能找到共鸣,也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这里流露出对人与人之间真正情感交流的渴望。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一句,诗人以鸟自喻,希望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发出一声哀鸣,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这既是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生命短暂、痛苦的感慨。

最后,“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和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然而,这种追求是否能够实现,又是否值得,成为了诗中留给读者深思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阮籍对生命、自由、孤独、绝望与希望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特有的哲学与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阮籍

阮籍
朝代:魏晋   字:嗣宗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生辰:210~263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猜你喜欢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芦中成四绝·其三

长江十里渺连空,逆水那堪更逆风。

定是江神怜远去,欲吹船转浙江东。

(0)

题至乐亭·其一

双阁壮缁林,一亭馀古屋。

庭垂祖师柏,风动禅房竹。

山禽语昼寂,岩花吐秋馥。

此乐本来无,行人慕幽独。

(0)

和叔奇见寄

荔子黄甘岂不香,路经九折叹王阳。

羡君松竹吟哦处,橘在怀中母在堂。

(0)

送翁东叟教授·其一

鄱阳江上五见雪,鄱江楼上风栗烈。

广文先生不畏冷,弭棹登楼兴清绝。

笔端妙语出离骚,酒后刚肠吐名节。

芝堂假守老乡人,明日仙舟那忍别。

(0)

予还自武林葺先人弊庐净扫一室晨起焚香读书于其间兴至赋诗客来饮酒啜茶或弈棋为戏藏书数百卷手自暴之有小园时策杖以游,时遇秋旱驱家僮浚井汲水浇花良天佳月与兄弟邻里把酒杯同赏过重九方见菊以泛觞有足乐者每览镜见苍颜白发亦聊自叹也作小诗十五首·其四赋诗

秋兴最难遣,诗怀如乱云。

虽无少陵笔,一饭不忘君。

(0)

胡氏挽诗

婺女生贤女,端宜配德星。

登堂饮姑乳,调胆教儿经。

子舍春犹盛,孙枝叶已青。

韩碑纪遗懿,彤管继芳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