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日九阴雨,花柳欲开无好春。
却忆京城二三月,秋千风暖涨香尘。
江南十日九阴雨,花柳欲开无好春。
却忆京城二三月,秋千风暖涨香尘。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雨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江南的阴郁与萧瑟。首句“江南十日九阴雨”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特征,通过“十日九阴”强调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营造出一种潮湿、沉闷的氛围。接着,“花柳欲开无好春”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柳赋予情感,表达了在连绵阴雨中,花朵和柳树似乎也失去了生机,无法展现出春天应有的美好景象。
后两句“却忆京城二三月,秋千风暖涨香尘”,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记忆中的京城春日与眼前的江南雨景进行对比。这里提到的“京城二三月”暗示的是春季,尤其是桃花盛开、秋千轻摇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回忆京城的温暖春风和飘扬的香气,反衬出眼前江南雨中景象的冷清与寂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雨季景象的描绘,以及与过往美好时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
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
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于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于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
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