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剑花凝,笳叶卷,天宇尘清声肃。
楼船催解处,正日戈夕照,风旗西矗。
虎战龙争,人非地是,形势昔雄三国。
景升今何在,怅婆娑老子,奚堪荆牧。
岂自古常言,力宁斗智,智宁如福。西征非太速。
奈臣职、难负君王嘱。
嗟往事、祁山抗表,剑阁刊铭,祗成堕甑并空轴。
喜听平安信,岂止为、区区一竹。蚊蚊类、笑谈逐。
玉关归老,不愿封侯食肉。愿还太平旧蜀。
对剑花凝,笳叶卷,天宇尘清声肃。
楼船催解处,正日戈夕照,风旗西矗。
虎战龙争,人非地是,形势昔雄三国。
景升今何在,怅婆娑老子,奚堪荆牧。
岂自古常言,力宁斗智,智宁如福。西征非太速。
奈臣职、难负君王嘱。
嗟往事、祁山抗表,剑阁刊铭,祗成堕甑并空轴。
喜听平安信,岂止为、区区一竹。蚊蚊类、笑谈逐。
玉关归老,不愿封侯食肉。愿还太平旧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大酺.和陈次贾赠行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政治局势的忧虑。
"对剑花凝,笳叶卷,天宇尘清声肃。楼船催解处,正日戈夕照,风旗西矗。"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似乎是在描述一种战前的准备状态,或是对某一次重大事件的回忆。
接下来的"虎战龙争,人非地是,形势昔雄三国。景升今何在,怅婆娑老子,奚堪荆牧。" 显然是在感叹古代英雄的事迹,以及对当时局势的不满和无奈。
诗中还包含了哲理性的言论,如"岂自古常言,力宁斗智,智宁如福。西征非太速。" 这些话语体现出作者对于武力与智慧、行动速度等问题的深刻认识。
最后,"奈臣职、难负君王嘱。嗟往事、祁山抗表,剑阁刊铭,祗成堕甑并空轴。喜听平安信,岂止为、区区一竹。蚊蚊类、笑谈逐。玉关归老,不愿封侯食肉。愿还太平旧蜀。" 则是作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的批判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