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元旦试笔(其二)》描绘了新年佳节的欢乐气氛。首句“天上风云庆会时”以自然景象象征吉祥,暗示天地间充满庆祝的氛围。接下来,“庙谟争遣草茆知”暗指朝廷的决策也融入了节日的喜庆,连寻常百姓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
“邻墙旋打娱宾酒”描绘了邻居们忙碌准备宴席的热闹场景,而“稚子齐歌乐岁诗”则展现出孩子们天真无邪地歌唱迎新年诗歌的快乐画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家庭和睦的赞美。
“老去又逢新岁月”感慨时光流转,即使年事已高,诗人仍能迎接新的一年。“春来更有好花枝”则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希望。结尾两句“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以悠扬的笛声随风飘向远方,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静谧夜晚的诗意想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展现了明朝元旦时节人们欢庆、和谐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朮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
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