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行至六通寺》
《独行至六通寺》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山深息交游,独往寻僧庵。

径转忽异色,迎面堆浓岚。

高柯正脱叶,新红醉霜酣。

上方带修竹,万翠犹毵毵。

到门剥啄久,伛偻应瞿昙。

院静无履声,微闻度檀楠。

长老信古德,耿悫致敬谦。

同居尽清修,不数前三三。

上堂俨夕课,龙吟起深潭。

一步千威仪,千业一拜参。

皈依罪过身,惨怛人天含。

旁观敢赞叹,偷懈徒心惭。

方知设教力,历劫礼所担。

晚寻竹径归,回首情犹耽。

夜枕接瞻闻,寝寐同清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前往六通寺的经历。他避开尘世喧嚣,深入山中寻找宁静的僧庵。山路曲折,忽然眼前景色大变,浓郁的山岚扑面而来。沿途树木开始落叶,新红如酒,映衬着翠竹修长,环境清幽。敲门许久无人应答,诗人猜测是年迈的长老在等待。进入寺中,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檀木香气飘过。长老古道热肠,谦逊有礼,僧众生活简朴而修行严谨。

晚课时,龙吟般的声音从深潭传来,僧人们的威仪庄重,对佛法的虔诚令人感动。诗人深感自己的罪过,内心悲戚,对僧众的修行充满敬意。旁观者也自愧不如,感叹教化之力深远。夜晚,诗人沿着竹径返回,心中仍留恋不已。入夜后,听着寺中的诵经声,他的心境更加清净严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景象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感悟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梅道人洞庭渔隐长幅即用图间原韵

木叶微飘秋兴生,牢骚意与大江横。

閒鸥最是忘机者,也识烟波钓叟名。

(0)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七廓然大公

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

有河不择流,故得宽瀰瀰。

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

偶值清晏间,凭眺诚乐只。

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

(0)

游香山·其一

谷爽凌晨散,峰鬟濯雨馀。

不因膏泽足,安得悯忧舒。

嘉贶欣如是,明神信佑予。

凭舆随路喜,千亩趁耕初。

(0)

题唐岱孙祜合作仿李唐寒谷先春图

涉海觅方蓬,登陆凌岱华。

鞭石岂达举,云軨亦难驾。

平生山水心,不减东山谢。

坐游千里路,兼消万几暇。

李唐古之人,艺圃堪称伯。

继踪羌孰能,丹青空满架。

我欲传其神,求诸其匹亚。

是图合作成,如集柰与蔗。

奥域邃且幽,棱峰露天罅。

判势异旗鼓,亲形譬姻娅。

流泉寒不凝,珠颗崖间泻。

精蓝隐树颠,午梵钟声罢。

两山环抱处,盘土可以稼。

小轩三四楹,讵必凌云榭。

萧然太古民,笑傲和不嗄。

梅妻微破颜,胎仙倚而讶。

貌此寒谷春,信是探元化。

若无李唐迹,谁辨鸡林价。

图绘诚馀事,今古何冬夏。

无怪读书人,颓风吁日下。

(0)

恭瞻

太祖高皇帝所,贻甲胄武库。

三曾器龙楼十袭,缇千年过合甲七。

属鄙函犀仰烈诚,天授思艰敢志携。

雄关为近户安恃一丸泥。

(0)

过蒙古诸部落·其五

三冬九夏一身裘,游牧常随清浅流。

羊胛马通生意好,缓歌独漉不知愁。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