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鲁两生,孔庭遗学。叔孙佐命,仪声乃作。
谓方荆棘,难兴礼乐。弗纳玄纁,翱飞寥廓。
姬鲁两生,孔庭遗学。叔孙佐命,仪声乃作。
谓方荆棘,难兴礼乐。弗纳玄纁,翱飞寥廓。
此诗赞颂了鲁地两位隐士,他们继承了孔子的学问,与叔孙氏一同辅佐国家,使礼仪之声得以传播。然而,当时社会如同荆棘丛生,难以复兴礼乐之道。即便如此,这两位高士并未被世俗所接纳,他们的才华如鸿鹄般翱翔于广阔的天空,远离尘嚣。此诗通过对比社会环境与高士精神世界的差异,表达了对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之人的崇高敬意。
峨峨定山尊,苍苍出云里。
望之不可即,盈盈隔江水。
何以爱此山,爱此山中云。
涔涔不成雨,念之徒伤神。
定山不可见,得见西峰子。
爱之若定山,聊以慰予意。
之子度江去,渺然一苇杭。
登高赋将归,于以写不忘。
悠悠宇宙内,斯人独长勤。
谁立万古心,所赖大圣人。
六籍开知见,耳目长得新。
元气岂岳降,此地传绂麟。
佳气远弥蔼,况乃亲炙存。
杏坛沛时雨,高弟集如云。
当时侍讲席,所志皆求仁。
仁也人心耳,五十何无闻。
稽首奠心曲,诱衷希圣神。
溪莲水晶秀,结子心独苦。
抚己良自惜,不若忘忧草。
昨忻菽水欢,今病心如捣。
肺肝倘可疗,岂但慕割股。
肝肺亦已摧,安得悲速老。
老态发日逼,发白心转赤。
暮暮与朝朝,左右进药食。
食苦谁能甘,食甘谁能释。
视膳古为孝,一气共忻戚。
何日上高堂,彩衣奉颜色。
秉节降金台,徘徊瞻斗杓。
斗杓东回旋,北极终不摇。
下直长安西,三二骨肉交。
骨肉谁忍割,矧此多危途。
含凄感悲风,羞作儿女号。
长弧射天狼,拥彗扫旄头。
日月会中天,聚首是何朝。
各自养时晦,慎言思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