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
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
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
朝采陌上桑,暮辟闺中纑。
蚕缫杂丝纩,纺织充裙襦。
家尊足纤温,妾衣自粗疏。
怡问审寒燠,敬进备鲜腴。
生事一以尽,葬祭无违踰。
桓桓树董宗,黾黾鞠子劬。
谆谆贤者从,臻臻圣人徒。
不幸妾有身,不幸妾有夫。
有夫不终老,有身徒区区。
所幸妾有子,不愿表门闾。
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
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
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
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
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
朝采陌上桑,暮辟闺中纑。
蚕缫杂丝纩,纺织充裙襦。
家尊足纤温,妾衣自粗疏。
怡问审寒燠,敬进备鲜腴。
生事一以尽,葬祭无违踰。
桓桓树董宗,黾黾鞠子劬。
谆谆贤者从,臻臻圣人徒。
不幸妾有身,不幸妾有夫。
有夫不终老,有身徒区区。
所幸妾有子,不愿表门闾。
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
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
这首元代丁复的《董贞妇》是一首表达贞节与悲剧命运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董贞妇的形象,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坚守和对家庭的责任。首句“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以凤凰比喻贞妇,暗示她的高洁和孤独。接着写她虽身处困境,仍尽力照顾孩子和家中长辈,勤劳纺织,表现出贤良淑德。
然而,她的夫君未能白头偕老,她的人生充满了不幸。尽管如此,她并未因夫君的离去而改嫁,反而更加坚定了守节的决心。“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表达了她不再打扮,头发斑白的憔悴形象,体现出贞节的坚定。最后,她以“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作结,表明自己虽然面临死亡,但至少解脱了夫君带来的痛苦,以死明志,彰显了贞妇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董贞妇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背景下女性贞节观念的坚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