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外何从觅净缘,偶来法界叩诸天。
经声度水鱼能听,树影参云鸟自翩。
地静宝花香作雨,阴多松月夜为烟。
慵将馀慧需牙后,半偈还期四大捐。
尘外何从觅净缘,偶来法界叩诸天。
经声度水鱼能听,树影参云鸟自翩。
地静宝花香作雨,阴多松月夜为烟。
慵将馀慧需牙后,半偈还期四大捐。
这首诗描绘了天界寺的清幽与神秘。诗人以“尘外何从觅净缘”开篇,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随后“偶来法界叩诸天”则展现了诗人偶然踏入法界,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景。接下来的“经声度水鱼能听,树影参云鸟自翩”,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水中的经声被鱼儿倾听,参天大树的阴影与白云共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地静宝花香作雨,阴多松月夜为烟”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祥和,宝花散发的香气仿佛化作了雨滴,夜晚的松林与月光交织成烟雾,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最后,“慵将馀慧需牙后,半偈还期四大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佛法中找到解脱,不再执着于世间的智慧与物质,追求精神上的彻底净化与解脱。整首诗通过对天界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嵯峨大行东,陵麓正延广。
池河发芳滋,耕凿乐膏壤。
之子慎素履,义路思独往。
黉宫宅幽贞,神宇肃弘敞。
空翠在庭户,嘉木日以长。
荐豆不违矩,奠席歘来享。
童冠列春服,歌弦发清响。
古学贵得师,景行属高仰。
车马远可致,山水良足赏。
焉得挂朝衣,为尔息尘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