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全文
元 / 黎伯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长途冲暑马频催,尽胜撑舟雪夜回。

村径曲通鹦鹉望,县山遥指凤凰台。

花残官路红飞片,树拥邮亭翠作堆。

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黎伯元的《增城访亲友道间作》描绘了诗人前往增城探访亲友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

首联“长途冲暑马频催,尽胜撑舟雪夜回”,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愉悦。夏日炎炎,长途跋涉,马匹不时催促,这看似艰难的行程,却比之在寒冷冬夜中撑舟更为令人向往。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坚韧,也暗含了对归家或探亲的急切期待与温暖感受。

颔联“村径曲通鹦鹉望,县山遥指凤凰台”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马背上拉至远方。曲折蜿蜒的乡村小径仿佛引领着诗人的心灵,向那遥远的凤凰台指引方向。鹦鹉望,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花残官路红飞片,树拥邮亭翠作堆”则将视角转向沿途的景色。尽管花朵已凋零,但红色花瓣随风飘落,依然展现出生命的热烈与不屈。树木环绕的邮亭,绿意盎然,如同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处避风港,为旅人提供了一丝慰藉与宁静。

尾联“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收束全诗,诗人放慢脚步,驻足于一块云母石旁,细细观察着石上点缀的如雪花般的琼屑,落在苍苔之上,美不胜收。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琐碎之美的珍视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描绘和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既有对旅途艰辛的坦然接受,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渴望与赞美,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旅途画卷。

作者介绍

黎伯元
朝代:元   字:景初   号:渔唱   籍贯:东莞

黎伯元,字景初,号渔唱。东莞人。元朝末年由岁贡历官连山教谕及德庆、惠阳教授,所至学者尊之,文风以振。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九作黎伯原,附于其子黎光传中。著有《渔唱稿》,已佚。
猜你喜欢

踏莎行·其四

松偃成阴,荷香去暑。过溪似是东林路。

不知宿昔有谁来,寺门同听催诗雨。

北马依风,凉蝉咽暮。城门半带东陵圃。

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

(0)

蝶恋花·其一感兴

过雨新荷生水气。高影参差,无谓思量睡。

梦里不知轻别意。醒来竟是谁先起。

去路夕阳芳草际。不论阑干,处处情怀似。

记得分明羞掷蕊。自知不是天仙子。

(0)

虞美人·其一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等闲相约是看灯。

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朱门帘影深深雨。

憔悴新人舞。天涯海角赏新晴。

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0)

虞美人·其三

寿安楼子重重蕊。少见如鱼尾。向来染得渭脂红。

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赪鳞似是人谁信。

但向残红认。若教随水去悠然。

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

(0)

瑞龙吟.和玉圣与寿韵

老人语。曾见昨日开炉,坠天花否。

生年不合荒荒,枯根薄命,婵娟误汝。那知许。

女乐如烟点点,江南处处。

何时重到湖堧,淋漓载酒,依稀吊古。

终待胭脂露掌,弄鸥招鹤,凭君画取。

万柳漫堤,一丝一泪垂雨。濛濛絮里,又送金铜去。

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市隐今成趣。

袖回地狭,天吴凤舞。莫是青州谱。

怎不早,翩翩向青州住。回头蜃海,已沉花雾。

(0)

菩萨蛮·其六题醉道人图

八仙名姓当时少。污尊牛饮同倾倒。惟有我公荣。

旁人笑独醒。多年村落走。泥饮无升斗。

入了玉门关。人生一醉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