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三》
《虞美人·其三》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寿安楼子重重蕊。少见如鱼尾。向来染得渭脂红。

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赪鳞似是人谁信。

但向残红认。若教随水去悠然。

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三》。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采用虞美人词牌的小令,通过对寿安楼景色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红尘俗世的超脱。

“寿安楼子重重蕊”一句,设定了一幅层叠楼阁、绿意盎然的画面。这里的“重重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楼宇的错落有致和繁复结构,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积累。

接着,“少见如鱼尾”将寿安楼的景色与水中游鱼相联系,通过“鱼尾”的独特形态,暗示了美好事物难以常见,也许是在抒发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无法重现的情感。

“向来染得渭脂红。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两句,则将楼中之景与自然界的春色紧密相连,通过“渭脂红”的比喻,强调了颜色的鲜明和持久,同时,“细摇花浪”和“动春风”则表现出一种轻柔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态。

随后,“赪鳞似是人谁信。但向残红认”两句,借助“赪鳞”的形象,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不易为人所信的感慨,同时通过“但向残红认”,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尘俗的方式,即便是面对残留的红颜,也只愿意去认同和珍视。

最后,“若教随水去悠然。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两句,则明确了诗人的心境,倡导一种顺其自然,不贪图世间新奇事物的生活态度。“沙头玉鹭”通常象征着超脱尘俗的高洁情操,这里可能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劝诫,提醒我们在面对美好但易逝的事物时,要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超脱尘世的审美观念。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嘲鹤篇呈少荃中丞

白鹤海上来,毛羽自珍惜。

岂为饮啄谋,下争鸡鹜食。

远势待盘空,奋飞终有力。

一旦拘樊笼,难振九霄翮。

主人眷顾深,珍重异凡禽。

安羡乘轩贵,羞为铩羽吟。

铩羽尔忽悲,一举自千里。

所望附青云,声闻从此始。

我为嘲鹤歌,嗟尔久寂寞。

嘲鹤且自嘲,我亦不舞鹤。

(0)

感事

薄宦严君二十年,皖江淝水汲清泉。

空遗旧产三间屋,难起新炊一灶烟。

慈母箱存衣上线,他人囊饱俸余钱。

乌衣巷口斜阳冷,安得王孙痴叔贤。

(0)

答王壬秋高碧湄蔡与循见贻之作

秋色三宵迥,端居百感侵。

疏狂倚宽政,仕宦损初心。

节物愁中老,人烟雨外深。

无端乡思切,庄舄正高吟。

(0)

送邓双坡作郡江西

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

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

闺思定难抛锦字,官声何必在金坡。

相思历历犹相见,遥指丰城识太阿。

(0)

甲申浴佛日偕日偕同直出西直门至极乐寺看海棠归途偶成·其一

终年局促困辕驹,一出郊坰景便殊。

树色迎来青欲滴,波痕漾处碧平铺。

嘉招不速宾皆主,妙理同参释亦儒。

多谢天公真解事,昨宵吹垢雨如酥。

(0)

郊饯彭雪翁·其二

马息鲵蟠譬喻存,南溟变化即鹏鲲。

冷参信有维摩偈,热血常销望帝魂。

华誉耻闻常掩耳,深谈入定亦何言。

纷纷海客争倾折,惟看梅花泻玉尊。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