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开秦代,崖名踰汉时。
风声红日急,石骨绿云滋。
未破洪濛气,谁知天地私。
烽烟惊大陆,悽折到京畿。
松径开秦代,崖名踰汉时。
风声红日急,石骨绿云滋。
未破洪濛气,谁知天地私。
烽烟惊大陆,悽折到京畿。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松径开秦代”,开篇即点出了时间的久远,松树下的小径见证了秦朝的兴衰。接着“崖名踰汉时”,岩石上的名字跨越了汉朝的岁月,暗示着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传承。
“风声红日急,石骨绿云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风吹过,红日映照,岩石上仿佛生长着绿色的云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未破洪濛气,谁知天地私”则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洪濛之气未散,天地间的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人类难以完全理解。
最后,“烽烟惊大陆,悽折到京畿”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烽火连天,战火蔓延至京城附近,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渴望着和平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历史的厚重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富有深意。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