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三》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三》全文
魏晋 / 刘桢   形式: 古风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

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

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

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

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悲凉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思念。开篇"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直接抒发了秋天给人带来的无限哀愁和沉重感慨,而这种情绪在夜晚时尤为强烈,以至于"终夜不遑寐"难以入睡。诗人通过笔下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叙意于濡翰"显示了他对书写的依赖和情感的宣泄。

接下来的"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室内的明灯与室外的清风形成鲜明对比,而这清冷的秋风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使人不禁感到一丝寒意。

"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则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受。白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易逝,而重关则隐喻了内心的封闭与保护。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映射。

"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表达了时间飞逝、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感。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而这种感觉让人感到困惑和悲哀。

"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则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壮士们离家出征,面临着艰巨的战事,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形,也映射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是诗人的自问自答。面对远方征战的人们,诗人自己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泪水一样,湿透了衣衫。诗人通过这样的抒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亲朋好友深切的怀念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无尽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刘桢

刘桢
朝代:魏晋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
猜你喜欢

饮酒吟

时时醇酒饮些些,颐养天和以代茶。

无雨将成大凶岁,负城非有好生涯。

身居畎亩须忧国,事委男儿尚恤家。

人问老来何长进,鉴中添得鬓边华。

(0)

闲适吟五首·其四

南窗睡起望春山,山中霏微烟霭间。

千里难逃两眼净,百年未见一人闲。

情如落絮无高下,心似游丝自往还。

又恐幽禽知此意,故来枝上语绵蛮。

(0)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八

年老逢春春莫悭,春悭不当世艰难。

四时只有三春好,一岁都无十日闲。

酒盏不烦人诉免,花枝须念雨摧残。

却愁千片飘零后,多少金能买此欢。

(0)

训世孝弟诗十首·其四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0)

笺年老逢春八首·其八自知一赏有分付

群卉争妍处,奇花独异时。

东君深意思,亦恐要人知。

(0)

送友人建康入道

郁郁文章不称时,岂堪寂寞寄人篱。

早知乱后为儒误,始恨年来入道迟。

春晚茅山犹有朮,秋深商岭已无芝。

何当乘此清风去,共看山家未了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