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雝》
《雝》全文
秦 / 诗经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
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ōng
xiānqín / shījīng

yǒuláiyōngyōngzhìzhǐ
xiāngwéigōngtiān
jiàn广guǎngxiāng
jiǎzāihuángkǎo
suíxiào

xuānzhéwéirénwénwéihòu
yànhuángtiānchāngjuéhòu
suíméi寿shòujièfánzhǐ
yòulièkǎoyòuwén

注释2

有:语助词。来:指前来祭祀的人。雝(yōng)雝:和谐貌。

至止:到达。肃肃:严肃恭敬貌。

相:助。这里指助祭的人。维:是。辟公:指诸侯。

穆穆:容止端正肃穆貌。

於(wū):赞叹声。荐:进献。广:大。牡:指大公牛等雄性牲口。

相:助。予:周天子自称。肆祀:陈列祭品而祭祀。肆,陈列。

假:大。皇考:对已死去父亲的美称。

绥:安,用如使动。予孝子:主祭者自称。

宣哲:明达聪智。人:臣也。

后:君主。

燕:安。指周国治民安,上天无灾异降临。

克:能。昌:兴盛。厥后:其后,指后代子孙。

绥:安。一说同“赉(lài)”,赐予。眉寿:长寿。

介:助,佑。繁祉(zhǐ):多福。

右:通“侑”,权酒食之意。一说即“佑”,指受到保佑。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烈,言其功。一说光明。

文母:指有文德的母亲。旧以为指周文王之妃太姒。

译文

一路行进很从容,到达庙堂肃又恭。助祭都是公和侯,主祭天子诚又敬。进献一头大公牛,助我摆好献神灵。伟大光明的先父,安抚孝子的心灵。

臣子个个明道理,君主文武全能行。上天安宁又快乐,能让子孙都昌盛。祈求赐予我长寿,保佑多福有吉庆。已劝父王来歆享,再劝母后也来尝。

赏析

周王室虽然还不能如后世中央集权王朝那样对全国进行牢固有效的控制,但周王毕竟身为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诸侯们还是要对之尽臣下的职责;实质性者如发生兵事时的勤王,礼仪性者如祭祀时的助祭。这首诗的开头写的便是诸侯助祭的情况。

因后世有“肃穆”一词,往往容易导致诗中“肃肃”“穆穆”属同义或近义的误会。其实两词含义用来颇有区别。“肃肃”是说助祭诸侯态度之恭敬,不仅是对祭祀对象——当时周天子的已故祖先,而且是对居祭祀中心地位的周天子本人;“穆穆”则既表周天子祭祀的端庄态度,又表其形态的盛美与威严。这样理解,二词分别用于助祭者(诸侯)、主祭者(天子),方可谓恰如其分。而那些丰盛的祭品(广牡),或为天子自备,或为诸侯所献,在庄严的颂乐声中,由诸侯协助天子陈列供奉。一个祭典,既有丰盛的祭品,又囊括了当时的政治要人,可见其极为隆重。

《毛诗序》说,《周颂·雝》是“禘大祖(即后稷)”,但诗中明言所祭为“皇考”“烈考”,其说难通。朱熹《诗集传》认为“皇考”指文王,“孝子”是武王,其说近是。以武王之威德功勋,召诸侯或诸侯主动来助祭,不仅不难,而且势在必然。不过,这种有诸侯相助祭祀皇考的典仪虽然始自武王,武王之后也会沿用,如成王祭武王、康王祭成王都会采用《周颂·雝》所描写的诸侯助祭形式。这种形式,既表现周天子在诸侯中的权威,也表现诸侯的臣服,成为周王室政权巩固的标志。周王室自然乐于定期显示这一标志。至于后来周王室力量衰落,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乃至诸侯纷纷萌生觊觎九鼎之心,恐怕这种标志的显示便难乎为继了。

“假哉皇考”以下八句,是祈求已故父王保佑之辞,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宣哲维人,文武维后”,即臣贤君明,有此条件,自可国定邦安,政权巩固,使先人之灵放心无虞。二是“克昌厥后”,这与《周颂·烈文》《周颂·天作》中的“子孙保之”意义相似,对照钟鼎文中频频出现的“子子孙孙永保用”及后世秦始皇的希望其后代“万世而为君”,读者不能不对上古(后世亦同)国君强烈追求己姓政权的绵延留下深刻印象。与这一点相比,“燕及皇天”(即使是虔诚的)和“眉寿”“繁祉”只能是陪衬而已。

这首诗是父母同祭的,因此说“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但“文母”的陪衬地位也很明显,这又是父系社会的必然现象。以这样内容的两句结尾是周颂中唯一之例,透露出《周颂·雝》是祭祀后撤去祭品的乐歌的信息,并为诸多《诗经》注疏、研究者所公认。按理说,每一祭典都有撤去祭品这一程序,撤祭诗不会仅此一首,既然现在《诗经》只收录了《周颂·雝》,可见《诗经》的整理删定者(旧说为孔子)认为它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送沈待制陜西都运

几岁疮痍近息兵,经营方喜得时英。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

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0)

越中五咏·其五野塘

漠漠横塘一水通,霏霏轻蔼夕阳中。

吴娘晚唱穿菱叶,楚客春心托蕙丛。

烟外蒹葭閒倚路,波间舴艋半凌风。

江南景好游人去,二月大堤花艳红。

(0)

题水云深处

霏霏弄閒态,滟滟扬素纹。

幽人不可即,但见水与云。

苍狗纷世情,瞿塘在平地。

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

(0)

垂虹桥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道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势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0)

葛坛即事

半壑松云识稚川,携琴曾此写风泉。

日乌月兔神丹古,春蚓秋蛇醉墨鲜。

世事荣枯成一笑,人生好丑在千年。

下方城郭尘如海,输与山中枕石眠。

(0)

惠山泉

第二名泉在,深云护石阑。

九峰灵气泄,三伏细流寒。

远脉松长润,馀香茗欲残。

荒祠怀陆羽,一掬酹空坛。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