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中五咏·其五野塘》
《越中五咏·其五野塘》全文
宋 / 林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漠漠横塘一水通,霏霏轻蔼夕阳中。

吴娘晚唱穿菱叶,楚客春心托蕙丛。

烟外蒹葭閒倚路,波间舴艋半凌风。

江南景好游人去,二月大堤花艳红。

(0)
注释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的样子。
霏霏:形容雨或雾细密的样子。
吴娘:泛指吴地的女子。
菱叶:菱角的叶子,常用于比喻。
楚客:指客居他乡的人,这里可能指游子。
蒹葭:芦苇,古人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怀念。
舴艋:一种小船。
大堤:河边的长堤。
花艳红:形容花朵盛开,颜色鲜艳。
翻译
广大的横塘,一条水路相通,轻雾在夕阳中弥漫。
吴地女子夜晚的歌声穿透菱叶,远方的游子将春天的心意寄托在蕙草丛中。
路边的芦苇在烟雾之外悠闲地倚靠,湖上的小舟在风中摇曳。
江南景色优美,游人已散去,二月的大堤上花开得格外鲜艳。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槩的《越中五咏(其五)野塘》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首句“漠漠横塘一水通”展现了塘水宽阔而平静,与远处的景色相连,形成开阔的视野。接着,“霏霏轻蔼夕阳中”描绘了夕阳下的轻雾,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吴娘晚唱穿菱叶”通过吴地女子在傍晚的歌声穿透菱叶,体现了水乡生活的闲适和人文气息。而“楚客春心托蕙丛”则借楚地的象征,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清香的蕙草之中。

“烟外蒹葭閒倚路”进一步描绘了路边的芦苇在烟雾中悠然自得,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最后一句“波间舴艋半凌风”写小舟在水面飘摇,似乎在随风而行,表现出水乡动态的美。

整首诗以野塘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二月的美景,以及其中的人文情感,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作者介绍

林槩
朝代:宋

林槩,字端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长兴县,后知连州。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为通议大夫、兵部尚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月泉

石罅玉为髓,月梭金作棱。

苍苔谁凿破,白雪自坚凝。

穿岂太山霤,清于万壑冰。

此中无六月,门外气如蒸。

(0)

某昨蒙宝文待制辄送扬州红都胜欲占小诗叙谢怯大巫而止兹者贤郎明府相过屡索芍药诗实不曾作谨用前意成四韵拙迟可笑

红药何年有,繁花扫地无。

风光分谢砌,根拨记江都。

两两丹山凤,炎炎赤水珠。

春衫谁氏女,比并强施朱。

(0)

彦岑真赞

石中韫著无瑕玉,矿里淘成紫磨金。

八十年来岑铁面,谁知一片老婆心。

(0)

呈巩睡翁

家本汶阳县,累世事耕蚕。

室庐既焚荡,飘零住江潭。

幼及识故老,颇闻乡里谈。

最盛阳和时,梨杏春酣酣。

岱宗富栝柏,孔林存欃檀。

乡闾鼎其中,实号玉檐檐。

去年拜睡翁,知是山堂孙。

渊流京洛旧,尺度欧梅间。

昨梦返故里,有翁作司南。

俚语驰寄之,何以镌冥顽。

(0)

谢郑如之送酒初十日

俗缘不许伴僧斋,错喜重阳避酒杯。

谁拟衰翁对衰菊,黄昏犹有白衣来。

(0)

金华山人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

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