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得阿娇字莫愁。枣花帘子挂银钩。
机心消尽狎沙鸥。
傍晚鸟寻多叶树,乘风人在上层楼。
一弯新月不梳头。
求得阿娇字莫愁。枣花帘子挂银钩。
机心消尽狎沙鸥。
傍晚鸟寻多叶树,乘风人在上层楼。
一弯新月不梳头。
这首《浣溪纱·新月》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求得阿娇字莫愁”,开篇即以典故引入,阿娇是汉武帝的宠妃,莫愁则是南朝民歌中的女子形象,这里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枣花帘子挂银钩”,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枣花帘轻柔地挂着银色的钩子,既展现了季节的气息,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机心消尽狎沙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平和,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远离尘世的纷扰。
“傍晚鸟寻多叶树”,傍晚时分,鸟儿在繁茂的树木间穿梭,寻找栖息之所,这一场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乘风人在上层楼”,则将人融入到自然之中,仿佛与风共舞,站在高楼上俯瞰,心境开阔,与天地相融。“一弯新月不梳头”,以新月比喻心境的纯净,如同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无需刻意修饰,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万缕乱愁绪,一块大疑团。
任尔风轮旋转,难破此重关。
贤圣几多苦趣,仙佛几多恶劫,旧案怕寻看。
细想不能语,老泪湿栏干。收白眼,持翠管,写乌栏。
偶谱断肠情事,举一例千端。
不管周郎顾曲,谁道醉翁嗜酒,作者意漫漫。
一切有情物,如是可参观。
听松餐菊。似瘦鹤秋山,绝无尘俗。
鬓点吴霜,酒浇越剑,堆垛闲愁千斛。
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
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
横幅,写面貌,京兆眉奁,衣染春山绿。
彤管亲摹,置伊丘壑,不画凌烟也足。
何取弓刀褒,鄂较可丹青顾陆。
传神手、剩卫夫人字,管夫人竹。
小榭园香雪。是诗人、是花是月,一般清绝。
半亩玻璃浸疏影,掩映水中蟾魄。
消受者、玉壶冰洁,不倩梅花为眷属。
有弹筝、小婢箜篌妾。春意蚤、晕红颊。
一枝横竹声呜咽,算不比落梅风里,江城五月。
谁焙鹅笙谁擪管,把栏干轻拍与。
邓尉孤、山无涉忍,着清寒辞半臂爱,梅心定、不因人热。
持此意、向花说。
客窗潇寂来相伴,娇酣最饶天趣。
细草偷衔,霜毛静舐,消得闲愁几度。华阴正午。
更一线金睛,绿云深处。
妒到香孩,榻边齁睡也应许。
山房深护万卷,策动堪弟一,何用熏鼠。昼饱溪鱼。
宵眠翠毯,慧黠真如解语。殷勤问取。
念洞口仙哥,几时仙去。屋角喧腾,又随春气煦。
嫩凉天气清于水,空青浣将云影。
宿霭全收,高风送爽,吹落梧桐金井。明月夜耿。
聪槛外蛬声,渐饶凄警。
怪得宵来,薄寒微透被池冷。
登临方好纵目,奈冷吟闲醉,谁共幽兴。
松柏山香,蒹葭水碧,秋色无边清净。潇斋自领。
祗清透兰襟,爽添萝径。更喜书灯,近来初夜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