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晴郊行·其一》
《春晴郊行·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暝烟初破日,宿涨未归河。

花积重岩重,人閒春事多。

鸠呼声尚湿,市远路应讹。

浩叹催双鬓,临流照逝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郊外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暝烟初破日”,晨曦微露,烟雾渐散,展现出黎明时分的宁静与清新。接着“宿涨未归河”一句,暗示了昨夜的雨水还未完全退去,河水尚未恢复平静,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花积重岩重,人閒春事多”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繁花堆积在重重山岩之间,春意盎然,人间的活动也因春天的到来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这里通过“花积”和“春事多”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鸠呼声尚湿,市远路应讹”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细节。杜鹃鸟的叫声还带着晨露的湿润,远处的集市可能还未完全热闹起来,道路似乎还在沉睡中。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最后,“浩叹催双鬓,临流照逝波”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如流水,即使在春天的美好中也不能阻挡时间的脚步,诗人站在水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不禁发出深沉的感叹。这一句既是对个人生命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然界万物更迭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色,既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深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新竹图送张齐贤·其二

猗猗淇园竹,阅岁常青青。

持以奉翁寿,愿翁逾百龄。

(0)

杂体五首·其四效颜特进

周庭体王国,汉制建神区。

环极法北辰,玄筴应萝图。

绮殿祥飙转,丹阙宝气浮。

象魏压辇道,兽环衔金铺。

宫花锦队展,御柳翠銮围。

长生临宇县,亿载握皇符。

琛贽九夷集,梯航百蛮输。

天开睿情怿,道洽臣节孚。

奉觞鳷鹊殿,奏疏承明庐。

元功在献替,昌言列都俞。

殷勤宣大雅,持用补嘉谟。

(0)

莺啼序

晴窗峭寒骤减,掩荼蘼翠户。

晓阴薄、步屧前廊,渐觉芳讯迟暮。

绕栏见、将雏燕老,榆烟漠漠莺啼树。

黯离怀,衫袂东风,乍沾飞絮。

最忆西泠,画舫载酒,倚垂杨绿雾。

钿波映、堤上宫眉,锦鳞曾寄情素。

任人闲、愁深似海,尽销入、檀牙金缕。

趁斜阳,轻棹归来,不惊鸥鹭。

评花小榭,待月虚帘,总未经雁旅。

何况有,粉围香陈,漏永灯烬,捣梦生云,碾春成雨。

京绡半臂,吴绫双枕,如今都是销魂处。

悔无端、短楫秋江渡。

旗亭怅望,天涯草又青青,采壁泪满尘土。

鹃催碧暗,蝶怨红稀,叹客衣换苎。

但想像鸦头睡袜,鹊尾薰炉,冷落琼台,醉歌醒舞。

思量觅寄,同心栀子,知君应更憔悴苦。

莫凄凉、长傍秦筝柱。

新词自摺筠笺,暝写晨吟,阿环嚏否?

(0)

烛影摇红四首·其三

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

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

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

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

休展金奁,泪痕犹沁新诗稿。

曲屏低枕卧湘烟,红破灯花笑。

锦瑟华年过了,醉还醒、愁多梦少。

断魂寻去,只有银蟾,夜深偷照。

(0)

齐天乐九首·其六

碧云低蘸红楼影,如今倚楼人远。

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

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当时何限俊侣,算填词李十,能溯欢宴。

巷口斜阳,湾头剩水,记与徐娘初见。

重开画卷,认几曲疏帘,那回曾卷。

柳已无多,晓鸦啼到晚。

(0)

徵招四首·其三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