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力穑虑偏周,早夜扶犁未肯休。
更驾乌犍施碌碡,好教春水满平畴。
老农力穑虑偏周,早夜扶犁未肯休。
更驾乌犍施碌碡,好教春水满平畴。
这首诗描绘了老农辛勤劳作的情景,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与赞美。通过“力穑虑偏周”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农在耕作时的细心与全面考虑,他们不辞辛苦,从早到晚都在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丰收的殷切期盼。“早夜扶犁未肯休”则生动地展现了老农的辛勤与执着,即使在夜晚也坚持耕作,不轻易停止劳作的脚步。
“更驾乌犍施碌碡”一句中,“乌犍”指的是牛,这里特指老牛,象征着老农的忠实伙伴,一同在田间劳作;“碌碡”则是古代用于压平土地或碾压谷物的工具,这一细节描绘了农事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强调了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这一句,我们不仅看到了农具的使用,还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最后一句“好教春水满平畴”,表达了老农希望通过辛勤的劳动,让春天的雨水充盈田地,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做好准备,期待着丰收的景象。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以及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收获的热切期盼。
蓬莱畔,奇尔松,苍鳞黛鬣身虬龙。
风雨时时吟不歇,炎天凄切寒无冬。
问之何代谁植此,精神命脉羌如彼。
初不避山林,原不竟朝市。
久随冷淡缘,静任盈虚理。
寿已千龄外,恍然一瞬里。
松有闻,尘嚣两耳具纷纭。
松有见,转眼荣瘁亦堪叹。
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
人非松,松非人,古来那具千年身?
龙争与虎斗,转盼即成陈。
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
真龙鱼服事假王,当时四海一滁阳。
椎锋跳荡无前敌,驰射威神不可当。
猊铠淋漓染战血,蛇矛夭矫盘秋霜。
此矛大细凡二柄,用之掣电舒神光。
横驱铁骑扫建业,直拥舟师下武昌。
登坛拜帅徐与常,始握中权不自将。
按图一诏制万里,挟棰两儿鞭八荒。
羽书络绎报宣捷,虎殿委蛇进讲章。
干戈倒载三十祀,礼乐明备同轩皇。
玉几亲凭诲孙子,艰难往事毋轻忘。
蟠螭小架二矛立,俨置五凤楼中央。
和弓垂矢俱辟易,禹谟舜典同辉煌。
马上得之马上治,陋哉汉主胡弗详。
平城七日脱馁鬼,犹向沛儿骄故乡。
呜呼,何必猛士守四方。
东嘉比东鲁,礼乐何臻臻。
窥经见崔服,问姓乃朱陈。
先后博士师,作我娄侯宾。
绛帐宛而旧,青衿俱已新。
惟应垂白者,犹是守玄人。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
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
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
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
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
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
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
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
结庐枫墅上,躬稼事诗书。
田有一塍在,家藏万卷馀。
云中挂角诵,雨后带经锄。
释耒吟风处,携壶咏月初。
锄金终不顾,种玉学无虚。
览帙从漂麦,观图自摘蔬。
名垂贤士传,身寄野人居。
岂惜田家苦,何惭儒术疏。
秋声起庭树,凉气入郊墟。
白酒开陶瓮,青灯照绮疏。
子孙勤稼穑,诗礼重菑畬。
击壤歌声作,凭轩乐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