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
《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郊前日劝农民,泮宫今日劝诸生。

劝农直欲使家给,劝士讵止隆鼎烹。

新诗随寓有规益,笔势滚滚今长庚。

芹藻生春鹄袍肃,听说笔耕同铁耕。

情田锄治付编简,儒藻溉灌须陶泓。

善根深培恐未固,恶念痛绝犹潜萌。

因农谕学良切至,一理通贯昭然明。

下民蚩蚩每难悟,不劝安得千仓盈。

读书为士岂待劝,劝且弗勉真眩名。

本然之天我固有,践履须蹋实地行。

要知为仁在乎熟,本无内外无将迎。

岁犹有歉道常富,士实为重农为轻。

贤侯之文菽粟味,虽出游戏皆真情。

居穷勿但作鱼蠹,官达还戒专蝇营。

信能行此乃有获,不负鲁泮鸣鸾声。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诗中巧妙地将劝农与劝学相结合,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教育与农业同等重要性的深刻见解。

诗的开头“东郊前日劝农民,泮宫今日劝诸生”,以“劝农”与“劝学”并举,形象地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场景,既是对农民的直接指导,也是对学子的间接激励。接着,“劝农直欲使家给,劝士讵止隆鼎烹”,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更是精神层面的提升,使读者感受到教育的深远意义。

“新诗随寓有规益,笔势滚滚今长庚”,表达了作者通过诗歌来引导和启发,如同长庚星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深远。接下来,“芹藻生春鹄袍肃,听说笔耕同铁耕”,运用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将学习比作耕作,强调了勤奋与坚持的重要性。

“情田锄治付编简,儒藻溉灌须陶泓”,则将心灵的培育比作农田的耕种,知识的灌溉比作陶器的制作,形象地说明了教育过程中的耐心与细致。最后,“善根深培恐未固,恶念痛绝犹潜萌”,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警惕内心的杂念,保持道德的纯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通过将农业与教育相联系,诗人在赞美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精神世界的培养。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杂咏·其三

寒衾不能寐,静夜援鸣琴。

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

玄鹤舞瑶阶,丹凤和遥岑。

幽兰与白雪,泠泠太古音。

歌苦调自高,识者赏其忱。

伯牙遇子期,千载契同心。

茫茫此天地,旷世独悲吟。

(0)

述怀·其一

轧轧机杼声,漠漠空天雪。

操作入中宵,十指皆皴裂。

积丝匹难成,不忍中道绝。

著此缟素裳,怡然矢同穴。

(0)

记梦

理罢丝桐月色莹,小窗无语黄昏静。

银镫挑尽梦初成,飘然似入蓬莱境。

苍松古柏若龙盘,瑶草琪花满三径。

玉洞玲珑路渐深,青鸾白鹤声相应。

娉婷仙子笑来迎,谓予到此游何胜。

俄而引至玉楼中,笙歌齐奏方开饮。

麟脯琼浆取次供,冰桃雪藕还贻赠。

须臾筵散步层峦,举头四望如明镜。

峰回路转近林泉,丹桂香清风露冷。

尘寰回首隔千重,山水苍茫不可竟。

方拟蹑云天上游,邻鸡喔喔旋惊醒。

窗前月色尚微微,四壁寒光浸孤影。

(0)

汉川道中

古色晴川路,孤篷远客舟。

江声连夏口,帆影入荆州。

临水村成市,沿堤树欲秋。

不堪闻画角,日暮又句留。

(0)

画堂春

晴空烟袅柳丝微,乱红风定犹飞。

杏花零落燕空归,门外鸦啼。

慵病不禁宽带,讳愁无那尖眉。

香消斜倚画屏时,此恨谁知。

(0)

小重山.得程民部诗却寄

落落寒云晓不流,是谁能寄语、竹窗幽。

远怀如画一天秋,钟徐歇、独自倚层楼。

点点鬓霜稠,十年山水梦、未全收。

相期人在别峰头,闲鸥意、烟雨又扁舟。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