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衾不能寐,静夜援鸣琴。
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
玄鹤舞瑶阶,丹凤和遥岑。
幽兰与白雪,泠泠太古音。
歌苦调自高,识者赏其忱。
伯牙遇子期,千载契同心。
茫茫此天地,旷世独悲吟。
寒衾不能寐,静夜援鸣琴。
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
玄鹤舞瑶阶,丹凤和遥岑。
幽兰与白雪,泠泠太古音。
歌苦调自高,识者赏其忱。
伯牙遇子期,千载契同心。
茫茫此天地,旷世独悲吟。
这首清代诗人吴兰畹的《杂咏(其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夜晚画面。诗人以个人的失眠为引,通过弹奏鸣琴来排遣内心的孤寂。"寒衾不能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冷寂;"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则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而又高洁的心境。接下来,诗人借玄鹤和丹凤的意象,象征着高雅的品格,以及与远方高山的共鸣,"幽兰与白雪,泠泠太古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音乐境界。
"歌苦调自高,识者赏其忱",诗人以歌声传达内心的情感,虽然苦涩却真诚,期待能被知音理解。最后,诗人借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寻找知音的渴望,"伯牙遇子期,千载契同心",感叹世间难得的知己。全诗以"茫茫此天地,旷世独悲吟"收束,流露出诗人孤独无依的旷世之悲,情感深沉而感人。
宫车昔晏驾,鸿宝归亲贤。
元后上圣姿,神龙潜虞渊。
乘乾奉天祐,皇极建冲年。
百辟迎代来,凝命居清玄。
皇风仁偃草,一日周九埏。
震霆雨作解,赫曦清旻悬。
除凶力摧虎,猰㺄犴重键。
击冥走鬼魅,好问广询延。
急治热愿濯,从善坂流圆。
响答朝至昃,万几无停宣。
泰否一往复,乾坤随转旋。
昔自尧舜来,神化无此前。
声休度百王,九庙光蝉嫣。
天禄永无疆,圣治终始全。
臣诗属先驱,三灵赫临鉴。
山路萦回古木疏,辋川风景小蓬壶。
诗从初调能窥雅,画到无声不用图。
远岸轻烟笼细柳,野田流水长新蒲。
怀人几度空惆怅,不见骊龙照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