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六幕了无风,虚室光摇表里同。
端木已飞花委积,老蟾应借色朦胧。
忍寒须放儿辈喜,清赏莫令樽酒空。
想得明朝呼舞处,森严冠佩大廷中。
怪来六幕了无风,虚室光摇表里同。
端木已飞花委积,老蟾应借色朦胧。
忍寒须放儿辈喜,清赏莫令樽酒空。
想得明朝呼舞处,森严冠佩大廷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曾守祈雪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雪夜景象。首句“怪来六幕了无风”写出了夜晚的寂静,连一丝风都没有,使得整个天地显得异常安静。接着,“虚室光摇表里同”描述室内光线在无风的夜晚中摇曳,仿佛内外世界都被同一光芒笼罩。
“端木已飞花委积”运用比喻,将雪花飘落比作端木(古代的一种乐器)飞舞,形象地展现了雪花轻盈飘落的情景,堆积成一片洁白。“老蟾应借色朦胧”中的“老蟾”指月,暗示月光与雪色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喜爱,鼓励他们忍受寒冷欣赏这美景,同时也不忘享受清酒佳肴,让欢乐不因酒杯空而减。“忍寒须放儿辈喜”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的期待。最后两句“想得明朝呼舞处,森严冠佩大廷中”则想象雪后明晨,孩子们在庭院中欢舞,那场景仿佛是朝廷中官员们盛装出席的庄严景象,寓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雪夜的宁静美以及带给人们的欢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庭和未来的深深祝福。
携符拜州守,半舍度微径。
有僧谒道傍,云我迓邑令。
因徐指丛林,佛宇颇严净。
愿驱大夫马,一宿憩征镫。
我生嗜烟萝,闻此惬幽兴。
乃留验僧言,金碧果晖映。
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莹。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清风中宵来,云敛月垂镜。
微吟不知旦,坐席若初定。
遂行登修涂,回首谢岩磴。
咨予秉微尚,碌碌奚足竞。
一月两移府,未暇救民病。
徒为章服裹,折腰损真性。
炎蒸有正色,下与地气关。
相结成含桃,使冠百果班。
独忧赤日曝,坐变红成殷。
多应绛阙种,流落来尘寰。
金盘泻不定,四走如循环。
睡龙失火齐,颔空皆血潸。
以口比樊素,白傅誇娇鬟。
却嗟荔子陋,远在炎荒山。
每岁贡天子,险路劳缘扳。
岂如盛京洛,地广生不悭。
朝须暮可进,先御后匪颁。
离树既不久,弗改犹童颜。
吁嗟唐中宗,游乐芳林闲。
君臣失仪度,口摘省手攀。
不闻荐先庙,书在史册间。
愈籍争诗豪,劲句尝往还。
予知青冥赐,难到山溪湾。
林园幸自有,圆颗赫不黫。
虽热岂厌食,纵密宁忍删。
况此鲜嫩质,非并青梅顽。
《某蒙君章兄宠示樱桃佳篇辄依韵奉和》【宋·强至】炎蒸有正色,下与地气关。相结成含桃,使冠百果班。独忧赤日曝,坐变红成殷。多应绛阙种,流落来尘寰。金盘泻不定,四走如循环。睡龙失火齐,颔空皆血潸。以口比樊素,白傅誇娇鬟。却嗟荔子陋,远在炎荒山。每岁贡天子,险路劳缘扳。岂如盛京洛,地广生不悭。朝须暮可进,先御后匪颁。离树既不久,弗改犹童颜。吁嗟唐中宗,游乐芳林闲。君臣失仪度,口摘省手攀。不闻荐先庙,书在史册间。愈籍争诗豪,劲句尝往还。予知青冥赐,难到山溪湾。林园幸自有,圆颗赫不黫。虽热岂厌食,纵密宁忍删。况此鲜嫩质,非并青梅顽。
https://shici.929r.com/shici/7trR8ug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