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世风存,王公复有孙。
挺生如玉树,不竭似淮源。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
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
清白世风存,王公复有孙。
挺生如玉树,不竭似淮源。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
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送王殿丞西京签判》。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王殿丞西行赴任时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清白世风存”,表达了希望世间保持清白之风,体现出作者对于纯洁气节的向往与赞赏。接下来的“王公复有孙”,则是对王殿丞家庭的祝福,期望他的家族繁衍兴旺。
“挺生如玉树,不竭似淮源”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品和才华比作挺拔如玉的树木,以及源远流长的河水,形象地描绘了王殿丞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学问。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嵩山(即华山)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五岳之首,这里用“日背嵩峰紫”来表达王殿丞将要离开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而“春添洛水喧”,则是指到了春天,洛河两岸生机勃勃的声音也随之增多。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王殿丞离别之情。
最后,“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表达了作者与王殿丞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未来的期许和祝福。这里的“幕中多胜友”,意味着在官场上有许多贤能之士;而“肯使负芳樽”,则是希望王殿丞能够承载起美好的愿望和重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期许,以及对其未来充满信心的心情。
古榕寥落杂枯树,喷地一泉自东注。
泉间茅舍覆僵石,水外疏杨当狭路。
野鸟时时啼向人,园林无主飞灰尘。
到处病藜成瘦腊,入围荒草溷残茵。
游人来往悲丘壑,梧桐脱皮筠脱箨。
两部曾无给廪蛙,一庭岂有乘轩鹤!
年来我过东郭门,郭外人家半空村。
郭内人家半旷原,破碎门墙鸟雀喧。
其他凋零不可道,其故瑰怪良可言!
自从事事效欧、美,街衢方罫划井里。
游吉毁家为当途,晏婴徙宅因近市。
即看此地辟游场,小害亦同花石纲。
一草一木尽民力,有台有观皆民房。
谬云此事同民乐,一夫为乐万夫哭。
黔首家家戴覆盆,金钱日日填卢谷。
有人蒙羞像范铜,民膏民血涂身红。
此间差喜无此像,可怜尚带东洋风!
就中园景方增筑,已无佳处豁心目。
况当官署纷奕棋,不免童山随翻覆。
如今山水已邱墟,纤风缺月亦无馀。
园中不见三分竹,园外空过独辇车。
《过彰化废公园感赋》【清·洪繻】古榕寥落杂枯树,喷地一泉自东注。泉间茅舍覆僵石,水外疏杨当狭路。野鸟时时啼向人,园林无主飞灰尘。到处病藜成瘦腊,入围荒草溷残茵。游人来往悲丘壑,梧桐脱皮筠脱箨。两部曾无给廪蛙,一庭岂有乘轩鹤!年来我过东郭门,郭外人家半空村。郭内人家半旷原,破碎门墙鸟雀喧。其他凋零不可道,其故瑰怪良可言!自从事事效欧、美,街衢方罫划井里。游吉毁家为当途,晏婴徙宅因近市。即看此地辟游场,小害亦同花石纲。一草一木尽民力,有台有观皆民房。谬云此事同民乐,一夫为乐万夫哭。黔首家家戴覆盆,金钱日日填卢谷。有人蒙羞像范铜,民膏民血涂身红。此间差喜无此像,可怜尚带东洋风!就中园景方增筑,已无佳处豁心目。况当官署纷奕棋,不免童山随翻覆。如今山水已邱墟,纤风缺月亦无馀。园中不见三分竹,园外空过独辇车。
https://shici.929r.com/shici/29Ydy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