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如线碧天流,紫塞黄崖铁篴秋。
白日渔阳山戍黑,霜花岛屿阵云稠。
孤帆影断呼庚癸,一派星熹照髑髅。
掩袂长歌双鬓老,丝丝泪雨湿箜篌。
榆关如线碧天流,紫塞黄崖铁篴秋。
白日渔阳山戍黑,霜花岛屿阵云稠。
孤帆影断呼庚癸,一派星熹照髑髅。
掩袂长歌双鬓老,丝丝泪雨湿箜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以榆关(山海关)为背景,展现出辽阔天空下长城蜿蜒如线的壮丽景象。"紫塞黄崖"进一步强调了边关的雄浑色彩,而"铁篴秋"则可能暗指战鼓声在秋风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
"白日渔阳山戍黑"描绘了夕阳下山,边关戍楼的轮廓在昏暗中显得更为凝重,"霜花岛屿阵云稠"则运用比喻,将霜花比作密集的战云,暗示着战事的紧张和阴郁。
"孤帆影断呼庚癸"一句,庚癸是古代行军的口令,这里借指战船远去,只剩孤独的帆影,表达了离别与战争的无奈。"一派星熹照髑髅"则以星辰照亮战场的惨烈画面,映照出战死者的骸骨,悲凉而震撼。
最后两句"掩袂长歌双鬓老,丝丝泪雨湿箜篌",诗人以苍老的容颜和泪水,表达对战争带来的哀伤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亡者和家国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朝申佳允对于边塞战争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