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
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
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
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
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
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
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
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
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
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
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
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
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
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
这首诗《题陈所翁双龙图》由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双龙图景。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龙的神韵与力量,以及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
首句“爱龙画擘玄渊开”,开篇即以“爱”字表达了对龙画的喜爱之情,同时巧妙地将画面比作深邃的深渊,暗示了龙画的深邃与神秘。接着,“万物颠倒随云雷”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龙画中的万物在云雷的推动下翻转的情景,表现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
“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龙公形象,进一步强调了龙画的真实感与生命力。龙公的形象不仅具有真实的龙之形态,更体现了画家对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描绘了龙的外貌特征,以“铁”和“玉”形容龙须和鳞片的质感,以“电”和“云”形容龙眼和身周的氛围,形象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
“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龙画中场景的惊奇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会合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联系与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龙画与现实世界、梦境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微妙联系的探索。
最后,“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四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探讨了艺术作品与历史人物、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艺术作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龙画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历史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
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圣人垂大训,奥义不苟设。
天道殃顽凶,神明祐懿哲。
斯言犹影响,安得复回穴。
鲧瞍诞英睿,唐虞育昏孽。
盗蹠何延期,颜生乃短折。
鲁隐全克让,祸机遂潜结。
楚穆肆巨逆,福柄奚赫烈。
田常弑其主,祚国久罔缺。
管仲存霸功,世祖成诡说。
汉氏方版荡,群阉恣邪谲。
謇謇陈蕃徒,孜孜抗忠节。
誓期区宇静,爰使凶丑绝。
谋协事靡从,俄而反诛灭。
古来若兹类,纷扰难尽列。
道遐理微茫,谁为我昭晰。
吾将询上帝,寥廓讵跻彻。
已矣勿用言,忘怀庶自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