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烧春明踯躅,紫罗囊笔缀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润,带雨游山亦自奇。
火树烧春明踯躅,紫罗囊笔缀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润,带雨游山亦自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山景象。开篇“火树烧春明踯躅”,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致,火红的花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燃烧一般。"紫罗囊笔缀辛夷"则透露出诗人对书卷的喜爱与珍视,仿佛用紫罗囊包裹的笔和纸张缀着辛勤的学问。
接着,“花枝照眼蒙清润”中,诗人通过“花枝”映照眼睛,传达了春日光线柔和、万物清新之感。最后,“带雨游山亦自奇”则展现了诗人在细雨中漫步于山间的独特体验,那份宁静与孤独自成一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既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流露出其学问渴望和个性特立的一面。
北平上谷当时守,气略人推李广优。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云边鼓吹应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称来求。
梁公壮节就夔魖,陶令清身托酒徒。
政在房陵成底事,年称甲子亦何须。
江山彭泽空遗像,岁月柴桑失故区。
末俗此风犹不竞,诗翁叹息未应无。
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
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