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庸斋再赋予亦再和》
《庸斋再赋予亦再和》全文
宋 / 高斯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苕滨衰白一羁人,五玷皇华遣使臣。

已自无恩及南楚,那能有福散东闽。

预忧刺史声名减,不称君侯佳句新。

踏遍山川成底事,徒令沮溺笑知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ōngzhāizàizài
sòng / gāo

tiáobīnshuāibáiréndiànhuánghuáqiǎn使shǐchén

ēnnánchǔnéngyǒusàndōngmǐn

yōushǐshēngmíngjiǎnchēngjūnhóujiāxīn

biànshānchuānchéngshìcónglìngxiàozhījīn

注释
苕滨:指苕溪边,古代地名。
羁人:指漂泊在外的人。
五玷皇华:指皇帝的恩典被玷污。
南楚:泛指南方地区。
东闽:指东方福建省。
预忧:预先担忧。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长官。
君侯:对显贵者的尊称。
佳句:优美的诗句。
沮溺:传说中的隐士,此处代指隐居者。
知津:知道渡口,比喻找到正确方向或出路。
翻译
在苕溪边,我这个衰老的旅人,被朝廷派遣为使者。
我早已失去了恩宠,不再受南方楚地的眷顾,更别提在东方福建散发福泽了。
我预先担心自己名声受损,无法匹配您这优美的诗句。
走遍山水又有什么结果呢?只是徒然让沮溺这样的隐士嘲笑我找不到正确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庸斋再赋予亦再和》。诗中,诗人以自我比喻为在苕滨(可能指苕溪边)的衰弱白发之人,寓言自己是一位被派遣出使的官员,但已经失去了朝廷的信任。他感叹自己在南楚地区并无任何恩泽可言,更谈不上在东闽地区带来福祉。

诗人担忧自己的名声会因此受损,担心不能匹配上君侯(可能指上级或友人)的新诗佳句。他反思自己的行程,遍历山川却一事无成,最后只能让古代隐士沮溺(可能指春秋时期的老子与庄子)嘲笑他的无功而返,暗示了对自身仕途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以及对仕途挫折的深刻反思,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高斯得
朝代:宋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猜你喜欢

幽居

幽居日日闭柴关,尘世何人得往还。

摊饭蝶情看变化,煮茶莺语听绵蛮。

(0)

邑志三首·其二

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

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

(0)

京兆行

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

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

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

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

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

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

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

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

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

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

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

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

(0)

采香径

香山曲径采蘼芜,如绘西施拾翠图。

碧蘸罗裙春意透,红黏绣屧美人扶。

东风草长飞蝴蝶,南国花秾引鹧鸪。

十里芙蓉城外路,麋台游遍胜姑苏。

(0)

偶成

烈日炎炎可畏时,浮瓜沈李寄幽思。

客中无计消长夏,半卷残编一局棋。

(0)

北塘即事二首·其一

千里征尘水次停,江塘渔火两三星。

波光返映当窗白,草色迷离隔岸青。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