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附清阴。
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桓老鹤心。
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
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
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附清阴。
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桓老鹤心。
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
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
这首诗名为《松》,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行海。诗中描绘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它超出林木,显得卓尔不群。松树的枝干犹如苍龙之臂,伸展有力,而翠绿的树冠则如老鹤悠然盘旋,展现出其坚韧与长寿的象征意义。
诗人进一步细致描绘了松树的质感,古老苔藓覆盖在树皮上,仿佛隐藏着冬日的蜕变痕迹;微风吹过,松叶沙沙作响,如同一架古老的琴弦在轻轻弹奏,增添了宁静与幽深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婆娑独秀青山里”赞美松树在青山怀抱中的独立姿态,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品质。然而,尽管松树优美,但诗人却遗憾地表示,如此美景中可能难以找到传说中的茯苓,增添了神秘和寻觅的趣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和深层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未醉樽前未可归,青春九十日芳菲。
名园一夜狂风雨,苔上残花点绿衣。
庭有松萝砌有苔,退公聊此远尘埃。
湖音隐隐海门至,泉势潺潺石缝来。
夜榻衾裯仙梦觉,晓窗灯火佛书开。
休官不久轻舟去,喜过严陵旧钓台。
汶山为郡数逢春,被诏还都岁又新。
惠政久通蛮徼外,怆怀初去蜀江滨。
邛崃古未兼忠孝,宣室今非访鬼神。
制禦羌夷知有术,上前章牍为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