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松萝砌有苔,退公聊此远尘埃。
湖音隐隐海门至,泉势潺潺石缝来。
夜榻衾裯仙梦觉,晓窗灯火佛书开。
休官不久轻舟去,喜过严陵旧钓台。
庭有松萝砌有苔,退公聊此远尘埃。
湖音隐隐海门至,泉势潺潺石缝来。
夜榻衾裯仙梦觉,晓窗灯火佛书开。
休官不久轻舟去,喜过严陵旧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诗人赵抃在清风阁中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首联“庭有松萝砌有苔,退公聊此远尘埃”,以“松萝”和“苔”象征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力,通过“退公”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从繁忙政务中抽身,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远尘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
颔联“湖音隐隐海门至,泉势潺潺石缝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湖音”和“泉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和谐的自然氛围。湖水的声音似乎从遥远的海门传来,泉水则从石缝间缓缓流出,这些生动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夜榻衾裯仙梦觉,晓窗灯火佛书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夜晚,诗人躺在榻上,仿佛进入了仙人的梦境,清晨醒来,窗外的灯光下,佛经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他的心灵。这两句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与内心宁静的境界。
尾联“休官不久轻舟去,喜过严陵旧钓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不久便辞官归隐,乘一叶扁舟,前往严陵钓台,那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这不仅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百粤山川秀,三城甲第雄。
朝元花萼楼,避暑水晶同。
罗绮春风下,楼台烟雨中。
蛾眉娇欲泣,狐媚语偏工。
铜鼓千门沸,金莲彻夜红。
笙歌闻院院,云雾隔重重。
泡影千年计,繁华一旦空。
遂成兵燹地,长动黍离风。
人物消应尽,江山夐不穷。
昔为虞氏圃,今作梵王宫。
有客题诗遍,无人载酒从。
西来僧未觌,何处问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