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停帆换小舟,故人家近不须愁。
竹林隐约分岐路,禾廪高低见有秋。
浦口停帆换小舟,故人家近不须愁。
竹林隐约分岐路,禾廪高低见有秋。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江中阁浅次金缓斋韵(其一)》描绘了诗人从大船转换至小舟后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景致。首句“浦口停帆换小舟”写出了诗人泊船于水边,更换小舟的轻快与自如,暗示旅程的转换。接着,“故人家近不须愁”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熟悉和安心,因为故居就在眼前,无需担忧。
“竹林隐约分岐路”描绘了一幅竹林掩映下的道路景象,竹林的疏密与道路的曲折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禾廪高低见有秋”则通过高低错落的稻谷堆,展示了秋季丰收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富饶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亲近和对自然的热爱,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雨洗天宇净,微云捲凉风。
今夕定何夕,月圆秋气中。
惊雁掠沙水,寒鸦绕梧桐。
嘉我二三子,笑语春冰融。
酒酣吐秀句,醉笔翩征鸿。
夜阑灯光乱,清影栖房栊。
似闻霓裳曲,笛声吟老龙。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