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
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
于时询童乌,芳龄始逾悼。
客来执诗问,瑟僩了义妙。
文人厄九命,后嗣终食报。
宦达何足言,持身等圭瑁。
绣衣争国论,彩笔述庭诰。
鲤庭旧闻存,伊今洵克效。
嗟子废《蓼莪》,哀思正周调。
寸草腐无称,辜负春晖照。
承君犹不弃,示我图中貌。
努力振家声,相期在忠孝。
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
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
于时询童乌,芳龄始逾悼。
客来执诗问,瑟僩了义妙。
文人厄九命,后嗣终食报。
宦达何足言,持身等圭瑁。
绣衣争国论,彩笔述庭诰。
鲤庭旧闻存,伊今洵克效。
嗟子废《蓼莪》,哀思正周调。
寸草腐无称,辜负春晖照。
承君犹不弃,示我图中貌。
努力振家声,相期在忠孝。
这首清代诗人管同的《题汪孟慈礼堂授经图》描绘了一位博学的儒者形象,他精通经义,被朝廷征召,教导年轻学子。诗中提到他的学问深厚,命运多舛但品行高洁,即使仕途顺利,他也视名利如粪土,注重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他对后代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家风,忠孝双全。诗中还表达了对主人公放弃世俗功名,专注于教育的敬佩,以及对其未能充分展现才华的惋惜。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汪孟慈的学术精神和高尚人格。
追思往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
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
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时时相共。
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
待重寻,早招取,上清鸾凤。
晚岁论交,算尔我、胜于昆仲。
最今岁、雨番欢聚,故人情重。
画舫乘春欣过访,官桥欲别愁相送。
恰残冬、荒县又重逢,浑如梦。华筵畔,频陪从。
留宿处,时时共。正同云密布,飙风乍动。
雪压万家鸳瓦白,寒煎千里长河冻。
任夜深、相向拥红炉,欹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