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往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
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
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时时相共。
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
待重寻,早招取,上清鸾凤。
追思往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
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
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时时相共。
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
待重寻,早招取,上清鸾凤。
这首《倦寻芳·感旧》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词中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静的意境,金堂的空寂与时间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梦境的甜美与现实的沉重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后,“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则以珠玉的珍贵与细腻,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文雅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里的“吴绫”和“越簟”分别代表了江南地区的丝绸和竹席,是当时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体现了他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双重享受的追求。
最后,“时时相共。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过去朋友的离别与思念,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其中,“鱼笺”是一种古代传递书信的工具,此处用以象征书信的中断,暗示了友情的疏远与距离的遥远。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两句,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新知识或新信仰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过去学习经历的回顾与珍视。这里的“洗铅芳”和“琳札”可能指的是书籍或知识的积累,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词以感伤而又不失温婉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感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