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樵为张叔高作》
《乐樵为张叔高作》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原田每每连清湖,荷□执竿耕钓徒。

平生自谓得所乐,所乐虽□非樵夫。

梁鸿山深路行曲,留侯之孙驾茅屋。

屋头流水泻来清,石砺斧斤樵树木。

天风飒飒两鬓寒,绿萝制衣班竹冠。

芒鞋不踏尘土径,清风直入秋云端。

披星出门带酒倾,施担或时亲汗简。

践蛇冲虎只寻常,五十功名心却懒。

青松不采独采花,松花酿酒倾流霞。

钓徒耕叟喜相道,醉乡乐嘉生春华。

识鸟东西朝复暮,眼底光阴肯虚度。

幸逢宇宙息干戈,况有儿孙应门户。

多君此乐乐最宜,此乐自知人不知。

广寒老刚莫相笑,我欲与汝同襟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乐于隐居山林,以樵夫身份自乐的主人公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乐樵”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状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诗中提到的“荷□执竿耕钓徒”,巧妙地运用了留白手法,暗示了“乐樵”不仅是一位樵夫,还可能兼有耕种和垂钓的爱好,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全面享受。接着,“平生自谓得所乐,所乐虽□非樵夫”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乐樵”的生活乐趣并非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樵夫工作,而是更广泛地涵盖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梁鸿山深路行曲,留侯之孙驾茅屋”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乐樵”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选择,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几句,“屋头流水泻来清,石砺斧斤樵树木”描绘了“乐樵”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而“天风飒飒两鬓寒,绿萝制衣班竹冠”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服饰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芒鞋不踏尘土径,清风直入秋云端”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乐樵”在自然中自由行走的形象,以及他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最后,“披星出门带酒倾,施担或时亲汗简”则展现了“乐樵”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和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乐樵”在自然中寻找快乐、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花前独酌二绝句·其一

老将花酒作知音,起就花前酒自斟。

莫便兴来先酩酊,却妨真赏废搜吟。

(0)

避暑入古寺

避暑入古寺,暂尔遣骚屑。

心静凉于秋,倏然适清悦。

彼哉谁氏子,对弈气争杰。

惜其二低手,彼此蔑奇著。

旁观发冷笑,连呼错错错。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0)

西江月.寄张生

一片冰轮皎洁,十分桂魄婆娑。不施方便是何如。

莫是嫦娥妒我。虽则清光可爱,奈缘好事多磨。

仗谁传与片云呵。遮取霎时则个。

(0)

鹧鸪天

仗下仪容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国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

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0)

朝中措·其一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东风半夜度关山。和雪到阑干。

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眼犹寒。

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

(0)

水调歌头·其二燕山九日作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