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题香雪小林轩,五出先冬已破暄。
不是花神催淑景,更于何处问调元。
谁题香雪小林轩,五出先冬已破暄。
不是花神催淑景,更于何处问调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移梅四首》之四。诗中描绘了梅花在初冬时节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率先绽放的赞美之情。
首句“谁题香雪小林轩”,以“香雪”形容梅花的香气和颜色,将梅花比作洁白如雪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接着,“小林轩”则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暗示了梅花虽处幽静之地,却依然绽放出美丽与芬芳。
第二句“五出先冬已破暄”,“五出”指的是梅花花瓣的数目,这里借指梅花的美丽与独特。在“先冬”之前就已经打破了冬日的沉闷与寒冷,展现了梅花的早春气息。“破暄”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冬日中绽放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后两句“不是花神催淑景,更于何处问调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如果不是花神的催促,梅花又如何能在冬日里展现出春天的美景?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的颂扬。同时,诗人通过“问调元”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梅花能够调节四季、带来生机的期待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圣人久不作,命世岂无人。
贤哉白沙翁,崛起南海滨。
研几见智崇,固穷占道醇。
吁嗟百年后,斯人不可闻。
儒林实渊源,庶官非等伦。
君虽旧史氏,选择典斯文。
番禺名都会,多士何彬彬。
之子允师表,先正有遗尘。
千仞独高逝,九渊终自珍。
出处苟不审,性命谅奚云。
衰俗日陵夷,我怀难具陈。
风声系先倡,典刑期再新。
嘉会亟增脩,江门堪问津。
赠言同心友,景行良可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