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郑何二子宿光孝寺颛上人房》
《同郑何二子宿光孝寺颛上人房》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

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

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

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大任在光孝寺颛上人房与友人共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联“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点明了人物身份和活动地点,释子即僧侣,诃林可能是寺院中的树林,化城则指佛教中比喻的善法之城,暗示了佛教修行的目的地。这一联既交代了背景,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现的佛教修行的场景。

颔联“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提到了两位佛教高僧——宗雷和支遁,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知识的深厚兴趣和对高僧的仰慕之情。“宗雷多内学”可能是指宗雷在内典(佛教经典)上有深厚的造诣,“支遁是平生”则表达了诗人与支遁的深厚友谊或对支遁生活的向往。

颈联“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池边的月色淡雅,映照着禅者的内心世界;风铃随风轻响,仿佛回应着梵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深切感受。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即使夜深不眠,也能倾听寒夜的更声,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体验。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也流露出其对当下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送沈琛笙归衡山·其四

清漳山水多生色,印住衡山老寓公。

食不累官今闵贡,舂甘赁庑古梁鸿。

秋高欲送伊人去,世乱应宜我辈穷!

相士半生今有几,昂头欲捣碎虚空。

(0)

步赵云石代某姬送别原韵·其二

护花高处一铃圆,花外铃声彻耳边。

自拥罗衾悲独旦,莫弹锦瑟误华年!

江皋解佩逢交甫,潭水桃花送谪仙。

相见况当离乱后,怜卿怜我两相怜。

(0)

挽陈瘦云·其一

闻道青年会,惟君最擅场。

我来寻后起,尔竟作先殇!

孤露偏多难,聪明总不祥。

无聊搔白首,天道若茫茫!

(0)

不寐

不寐听更筹,虫声闹不休。

残灯摇永夜,凉吹入初秋。

昔我犹今我,乡愁杂旅愁。

平生未了事,一一上心头。

(0)

题苏文忠遗像·其三

一簪华发岸纶巾,云海相望寄此身。

梦里如曾迁海外,不辞长作岭南人。

(0)

己亥春日感兴·其二

紫荆花发草堂前,燕子双飞二月天。

昆季同怀分异域,乡邻一别已三年!

伤心狐鼠凭城社,转瞬沧桑变海田!

最是清明惆怅甚,松楸墓道草生烟!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