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守庚申众》
《示守庚申众》全文
唐 / 程紫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长与道相依。

玉皇已自知行止,仁汝三彭说是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shǒugēngshēnzhòng
táng / chéngxiāo

shǒugēngshēnxīnchángdàoxiāng

huángzhīxíngzhǐrènsānpéngshuōshìfēi

注释
不守:不遵守某种规定或习俗。
庚申: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庚申指特定的一年。
亦不疑:也不产生疑惑。
此心:指说话者的心灵或信念。
道相依:道路或原则相依靠,表示坚定不移。
玉皇:道教中对天庭最高神的称呼。
已自知:已经知道或预知。
行止:行为和决定。
仁汝:对你仁慈,汝为第二人称代词。
三彭:古代神话中的三个小妖,常用来象征邪恶或谣言。
说是非:评判是非,此处可能指传播流言蜚语。
翻译
既不遵守庚申年的禁忌,也不怀疑自己的信念,
我的心永远与真理之路相伴随。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守庚申亦不疑"一句,以天文学上的“庚申”来比喻社会的规矩或世俗的观念,显示出诗人对于传统束缚的超脱和自信。紧接着的"此心长与道相依"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坚守着某种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这个“道”很可能指的是儒家所强调的人伦道德或者个人对真理的追求。

下一句"玉皇已自知行止",通过对宇宙主宰者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立和自由。这里的“玉皇”是古代中国对天帝的称呼,而“已自知行止”,则暗示着一种宿命论或者天命观,即认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不必过分追问。

最后两句"仁汝三彭说是非,"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评价的超然态度。这里的“仁汝三彭”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事件,用来比喻那些在尘世中过分关注名誉和毁誉之辩的人们。而"说是非"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淡漠,认为它并不影响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精神追求的哲思,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深邃意境的作品。

作者介绍

程紫霄
朝代:唐

五代时道士。后唐同光间曾召入内殿讲论。生平事迹散见《类说》卷一二收《纪异录》、《全五代诗》卷一〇。《全唐诗》收诗1首、断句1。
猜你喜欢

对庭柳·其三

手折杨枝手自栽,枝枝今已出墙隈。

自从雨塌墙无蔽,谁为先生守护来。

(0)

对庭柳·其二

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来转觉柳芳菲。

枝头黄鸟声声笑,似笑先生去又归。

(0)

次和尹沾麓春日过访·其三

檐角银蟾透画棂,龛灯才了佛前经。

宵长犹剩閒功课,共把新题写素屏。

(0)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其一

春脚嫌寒不肯临,陈苔委叶径阴阴。

瓦盘盛得屠苏酒,持向玉兰花下斟。

(0)

溪上杂题·其八

底须逃俗与逃喧,拚是车尘不到门。

红日睡残无一事,自盘青竹护兰荪。

(0)

赠紫云僧

不置房厨不宿粮,虽然常住似游方。

前村乞食归禅院,一个钵盂挂在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