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六幕水浮空,霁月光风上下同。
我向山头一舒笑,楚人还望白云中。
天垂六幕水浮空,霁月光风上下同。
我向山头一舒笑,楚人还望白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天垂六幕水浮空,霁月光风上下同”两句,展现了天空与水面的广阔与和谐,月光与微风交织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下来,“我向山头一舒笑”一句,诗人以自我为视角,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与释放,仿佛与天地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满足。“楚人还望白云中”,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或某种精神家园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体现了唐代末期至宋代初期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新正宽大诏,蠲欠江浙暨。
翠华昨发轫,加赈已次第。
兹入江南境,宿桃目所击。
百家鲜积粮,麦苗犹在地。
夏收云尚遥,是宜善安置。
吾民蓝缕多,嗟此饥寒辈。
荐灾乃若斯,应惭谁所致。
养老及赒贫,虽日颁缇骑。
尚念沟壑茕,匍匐或艰至。
已加宁再加,茅檐庶均逮。
以及安庆属,一例俾沾赐。
既毋事催科,其善勤抚字。
漏卮何处无,莫使侵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