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三》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三》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

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

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

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

(0)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李俊民所作的《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三)》。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首联“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诗人不惜花费心思写下了这首送别之诗,却因友人如水中的芦苇失去了依靠而感到遗憾。这里运用了蒹葭的意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远离,如同失去了依托一般,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通过流水和孤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远行的情景。流水奔流向东,孤云独自飞向太行山,既展现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离别后可能面临的仕途艰难与旅途孤独。冰炭比喻仕途的冷暖,收心早意味着友人在官场中可能遭遇挫折;客路参商,指代相隔遥远,见面机会稀少,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与不舍。

尾联“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以阳关曲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阳关曲是古代送别时常用的一首歌曲,歌声未尽,却已听见催促归来的呼唤,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离别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戏和正辅一字韵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蒿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

(0)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0)

介亭饯杨杰次公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

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

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

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

临高挥手谢好住,清风万壑传其言。

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

(0)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0)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一梅花

南行度关山,沙水清练练。

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

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

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

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0)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一刘贡父

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

如今各飘泊,笔砚谁能弄。

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

作诗聊遣意,老大慵讥讽。

夫子少年时,雄辩轻子贡。

尔来再伤弓,戢翼念前痛。

广陵三日饮,相对恍如梦。

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

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

羡子去安闲,吾邦正喧鬨。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