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0)
注释
浪得名:徒有虚名,指名声不实。
覆额:覆盖额头,形容枝叶繁茂。
径寸:直径一寸,形容树木小。
千尺:极言树木高大。
茯苓:一种药材,比喻功效显著。
翻译
不要说长松徒有虚名,它能让额头青翠如盖。
哪怕只有径寸之大,功效却胜过千尺大树,犹如神奇的茯苓一般。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之诗。首句“莫道长松浪得名”暗示长松并非仅靠虚名获得声誉,而是实至名归。次句“能教覆额两眉青”则形象地描绘其修养之深,宛如古人以松柏比喻高洁坚贞之品德。此处“覆额”指的是松树枝叶覆盖额头,“两眉青”则是对其品行如同浓眉密布、生动有致的写照。

第三句“便将径寸同千尺”,通过比喻手法,表达长松虽身处小境,但胸怀与见识却宽广无涯,如同从微小之物领悟到宏大如千尺之景。最后一句“知有奇功似茯苓”则指出其内在的修为与才华非凡,犹如茯苓草,其用途多样而不为人知,这里的“奇功”暗示长松不仅外在成就显著,其内在修养亦是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比喻,展现了作者苏轼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彰显了长松之人品德兼备、才学并进的卓越风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冬日即事

飞廉不解却丰隆,结就浓阴万里同。

须信碧霄无点滓,晓来红日自生东。

(0)

桃源忆故人

暮霞散绮西溪浦。天上晴云开絮。清绝梅花几树。

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

谁画江南好处。著我闲巾屦。

(0)

独乐园七咏.采药圃

吾爱韩伯休,采药卖都市。

有心安可欺,所以价不二。

如何彼女子,已复知姓字。

惊逃入穷山,深畏名为累。

(0)

早行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0)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氛氲临大路。

飞檐转春风,绮窗琐云雾。

姣服者谁子,倾城此容与。

娟娟长眉青,不受脂泽污。

娉婷惜不嫁,恐为荡子误。

写心汎清瑟,独不怨迟暮。

(0)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