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例不涉儒家,罕数儒珍到齿牙。
我自闲吟消壮志,却因秋实爱春华。
诗家例不涉儒家,罕数儒珍到齿牙。
我自闲吟消壮志,却因秋实爱春华。
此诗《题二程全书》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儒家思想的独到见解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诗家例不涉儒家”,开篇即点明诗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似乎在说诗人们通常不会直接涉及儒家学说,暗示了诗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界限。然而,紧接着的“罕数儒珍到齿牙”则转折,指出尽管如此,儒家的宝贵思想偶尔也会被诗人所引用或借鉴,流露出一种微妙的融合与碰撞。
“我自闲吟消壮志,却因秋实爱春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闲吟”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创作时的自由与随性,同时“消壮志”一词则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而“却因秋实爱春华”则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来比喻人生的起起伏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这里,“秋实”象征收获与成熟,而“春华”则代表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与珍贵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独到理解,也体现了其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思,引人深思。
驷马上太行,修途亘辽碣。
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
请问此何时,恢台朱明月。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明主命使臣,皇华得时杰。
已忘羊肠险,岂惮温风入。
摇策汗滂沲,登崖思纡结。
炎云如烟火,溪谷将恐竭。
昼景赩可畏,凉飙何由发?
山长飞鸟堕,目极行车绝。
赵魏方俶扰,安危俟明哲。
归路岂不怀,饮冰有苦节。
会同传檄至,疑议立谈决。
况有阮元瑜,翩翩秉书札。
起予歌赤坂,永好踰白雪。
维念剖竹人,无因执羁绁。
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
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
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
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莫甘辛苦。
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