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脩竹静相临,乔木参天十亩阴。
一片藕花香不断,不知门外日流金。
清渠脩竹静相临,乔木参天十亩阴。
一片藕花香不断,不知门外日流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夏日山林图景。诗人以“清渠脩竹静相临”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凉静谧的世界,清渠潺潺,修竹挺立,两者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自然与静谧之美。接着,“乔木参天十亩阴”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浓密的树荫,仿佛是大自然的庇护所。
“一片藕花香不断”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水边的荷花,荷叶轻摇,荷花绽放,不仅为这幅画增添了色彩,更带来了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最后,“不知门外日流金”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在这片山林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山林中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感,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远离尘嚣的清凉与愉悦。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
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
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
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