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村行·其四》
《暮春村行·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渐近清明候,寒深积雨中。

已迟芳草绿,更滞木棉红。

水潦农人苦,豚蹄野庙同。

纷纷啼布谷,尚觉稻田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清明前后,寒气未消,连绵细雨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乡村生活的质朴情感。

首句“渐近清明候”,点明时间,暗示季节的转换,清明节前后的时节,万物复苏,但寒意犹存。接着“寒深积雨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潮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已迟芳草绿,更滞木棉红”两句,对比鲜明,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突出了自然界的不完美。芳草虽已泛绿,但因雨水过多而显得迟缓;木棉花虽红艳,却因湿润而滞留枝头,不能随风飘落,形象地描绘了晚春特有的景象。

“水潦农人苦,豚蹄野庙同”揭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水涝给农民带来了苦难,他们辛勤劳作,却因天灾而收成不佳;而祭祀活动则在简陋的野庙中进行,豚蹄作为祭品,反映了农民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愿。

最后,“纷纷啼布谷,尚觉稻田空”以布谷鸟的啼叫结束全诗,布谷鸟的叫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稻田丰收的期待与担忧。布谷鸟的啼声与稻田的空旷形成对比,隐含着对农业生产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晚春时节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农民劳作艰辛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机关才运动,胜败便相随。

忽遇南迁客,若为西入心。

往来三岛近,活计一囊空。

三通明主诏,一片白云心。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

金镫冷光风宛转,锦袍红润雨霏微。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傍水野禽通体白,饤盘山果半边红。

而今世上多离别,莫向相思树下啼。

(0)

广谪仙怨

晴山碍目横天,绿叠君王马前。

銮辂西巡蜀国,龙颜东望秦川。

曲江魂断芳草,妃子愁凝暮烟。

长笛此时吹罢,何言独为婵娟。

(0)

暮春对花

病香无力被风欺,多在青苔少在枝。

马上行人莫回首,断君肠是欲残时。

(0)

湘中秋怀迁客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0)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始知帝乡客,能画苍梧云。

秋天万里一片色,只疑飞尽犹氛氲。

(0)

九日酬颜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