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怀念家乡的画面。开篇“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两句,以鲜明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兰草和杜若在清晨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河滩上的露水在傍晚时分特别多,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两句则转向听觉体验,诗人在边塞之地听到大雁的鸣叫,这些北归的大雁让他联想到了南方楚地的人们,他独自一人站在楚人的村落中。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捕捉,更是诗人对于遥远家乡的深切思念。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早晨的宁静与清新。雾气在古老的城墙上逐渐散去,河水在拂晓时分回响着轻微的声音,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不忍心情。逢贾傅,指的是古时贾谊被放逐至湘关的一段历史。诗人在此地,不仅想起了古人遭遇的悲凉,也想要去吊唁那些同样漂泊他乡的朋友们。这是对历史的回响,同时也是对同侪之情的深切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深秋时节的怀乡之情和对逢贾傅故事的共鸣。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操表达方式。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篇章散人间,堕地皆琼英。
凛然自一家,岂与余人争。
多难晚流落,归来分死生。
晨光迫残月,回顾失长庚。
展卷得遗草,流涕湿冠缨。
斯文久衰弊。
冱流自为清。
科斗藏壁中,见者空叹惊。
废兴自有时,诗书付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