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壤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壤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未冠之年的诗人形象,他沉醉于诗歌创作之中,更倾向于选择优美如风月的题材来表达自我。虽然他的诗句可能还未达到震撼天地的程度,但他对吟咏风雅之词的热情洋溢,显示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人提醒自己,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要忽视像《击壤集》这样的经典,那是像康节先生那样的学者所珍视的学问源泉。他还提到“煎胶可续上林弦”,意味着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可以丰富自己的才情,如同修补断裂的琴弦,使之恢复音律。
最后,诗人感慨东山之志难以被人理解,只有像周公那样深厚的文化根基才能领悟其中深意。整首诗赞美了诗歌的学习与传承,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学识积累的重视。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揆,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人心公论难欺。
愿君父、明明悟此机。
昔九龄疏谏,禄山必叛,更生累奏,王氏为危。
变起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三年虎卧白云关,谁念穷猿失故山。
野客已拚花自落,道人今与鹤俱还。
厖眉皓首双松老,白氎青丝一室閒。
何日得追尘外趣,听君击钵翠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