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载酒兴偏赊,指点仙踪物外誇。
青似朱明台畔草,芳馀勾漏县中花。
闲身赢得频支杖,近阪还堪学种瓜。
试问遗丹今在否,怜余同是野人家。
探奇载酒兴偏赊,指点仙踪物外誇。
青似朱明台畔草,芳馀勾漏县中花。
闲身赢得频支杖,近阪还堪学种瓜。
试问遗丹今在否,怜余同是野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葛仙坛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首句“探奇载酒兴偏赊”表达了诗人带着酒意探索奇景的兴致,仿佛酒意更增添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接着,“指点仙踪物外誇”则暗示了诗人对传说中仙人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青似朱明台畔草,芳馀勾漏县中花”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中的名胜相联系,通过“青”与“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这里不仅有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古代文化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慨。
“闲身赢得频支杖,近阪还堪学种瓜”则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以支杖行走于山间小道,学习着古人种瓜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试问遗丹今在否,怜余同是野人家”表达了诗人对葛仙坛历史文化的兴趣与感慨。他询问是否还有遗留的丹药(古代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药物),同时也自比为“野人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历史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
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
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
从容尘领间,消息禅虑深。
道人本绝俗,猗兰故相寻。
风流右将军,寂寞支道林。
泉石诚膏肓,此病难与箴。
瓶盂饱粥饭,巾氎替裳簪。
万家辞近市,寸碧依摇岑。
迩来四十年,何人发孤吟。
亦有好事者,杖藜访层阴。
鹅溪唤画像,金薤锵瑶林。
赏遇既落落,风神见森森。
此道果有继,不忧风雨侵。
谁言殊缁俗,二士邺与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