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

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提学在十月赏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赏菊之人的雅致情趣和对菊花的深情厚谊。首句“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展现出赏菊者对菊花的热爱与执着,无论花开早晚,遍寻之处皆要采撷一枝,表现了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两句,运用典故,将赏菊者比作古代文人清献和陶渊明,前者以菊花入仕,后者则以饮酒赏菊自乐,形象地描绘出赏菊者的高雅风度和闲适心境。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藜象征着知识与智慧,但赏菊者并未被这些外在的召唤所吸引,而是沉浸在自然之美中;“白雪”与“幼妇词”则可能暗指某些高深的学问或文学作品,但赏菊者更愿意享受眼前的简单快乐,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两句,将赏菊者置于一个更为宁静的场景中,面对药栏(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江门店酒(可能代表世俗的诱惑),赏菊者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独自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活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赏菊者的高雅情趣,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自我超越,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访隐者

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0)

腊月二十八日

晷景馀三日,忧愁尽一年。

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

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0)

长生草为叶峭峰赋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

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

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

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

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

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

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

凡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

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

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

峭峰山中客,道眼明先天。

一线同寿眼,万古长绵延。

君不见祖龙痴欲采为药,海山何处驾楼船。

(0)

霪雨中偶书所见

丙申二月七,是夕月离毕。

春云忽霮䨴,春雨复蒙密。

绵绵殆三旬,不见天上日。

谪官在淮甸,幽抱常郁郁。

岂无琅邪山,泥泞不可出。

空庭唯蚯蚓,得势互蟠屈。

乘兹积阴气,小穴恣出没。

山禽忽飞下,长嘴啄深窟。

倒曳方力争,强吞遽全失。

食土与巢林,上下非俦匹。

胡然罹此酷,不能保微质。

嗟嗟彼群小,倾夺事匪一。

仪凤去九夷,神龙入泉室。

如何役吾眼,瞻视此小物。

归来因浩叹,自悔成诗笔。

(0)

美玉

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

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

小缺可以补,小瑕可以磨。

不补亦不磨,人为奈尔何。

(0)

奉酬永叔见赠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祇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