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
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
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
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
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
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
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
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
这首元代张雨的《新栗寄云林》描绘了诗人品尝新鲜栗子的愉悦经历。首句“朅来常熟尝新栗”写诗人来到常熟,特意品尝刚出炉的新鲜栗子,"朅来"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向往和期待。"黄玉穰分紫壳开"形象地描述了栗子剥开后金黄饱满的果肉与紫色外壳的对比,宛如黄玉般诱人。
接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两句,诗人强调了新栗的难得和珍贵,他在市集上买不到,特意跑到山顶的寺庙里去寻找,体现了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描述了诗人将这些栗子精心包装,如同对待珍贵的礼物,准备与朋友分享。他设想在品酒时,用新栗蘸酒,增添了饮酒的乐趣。
最后,“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云林的深情厚意,认为这三百颗新栗比书信中的酸橘更为珍贵,寓意着友情的深厚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栗的美味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连城白璧天下奇,卞和得之翻见疑。
周家弘璧及琬琰,列陈西序谁能窥。
何如春秋邾国多,一门长幼春雍熙。
风云清淑华搆启,九龙山前震泽湄。
春花秋月岁频度,堂上日日吹埙篪。
伯兄资禀温且栗,仲季咸粹无瑕玼。
吕君旧为文学掾,揭题聚玉颜堂楣。
河南先生玉堂老,文章烨耀长虹垂。
雄篇奥义作题识,力挽古道孰浇漓。
容台博士梁溪彦,持卷索我为歌诗。
硁硁顽矿人所弃,敢对西子扬蛾眉。
勉思祖母尤氏族,事宋穆陵为太师。
昔营菟裘并锡麓,少小犹忆相追随。
邑中著姓我多识,邹氏颇亦曾相知。
青毡传家将百载,不逐桑海同更移。
秋风万木总凋谢,挺然独抱凌霜姿。
只今相承凡几叶,庭前皎皎增璚枝。
缅怀时风久趋薄,欲咏棠棣嗟吾衰。
喜君与俗不俱靡,二难皓发全怡怡。
有如纷纷鸡鹜侣,蔚然孤凤丹山仪。
余家昔尝秉友爱,乡人曾以芝兰推。
那知中道遇摧折,鹡鸰原上徒伤悲。
中情感激为君赋,才薄愧乏琼瑶词。
《聚玉堂诗》【明·王汝玉】连城白璧天下奇,卞和得之翻见疑。周家弘璧及琬琰,列陈西序谁能窥。何如春秋邾国多,一门长幼春雍熙。风云清淑华搆启,九龙山前震泽湄。春花秋月岁频度,堂上日日吹埙篪。伯兄资禀温且栗,仲季咸粹无瑕玼。吕君旧为文学掾,揭题聚玉颜堂楣。河南先生玉堂老,文章烨耀长虹垂。雄篇奥义作题识,力挽古道孰浇漓。容台博士梁溪彦,持卷索我为歌诗。硁硁顽矿人所弃,敢对西子扬蛾眉。勉思祖母尤氏族,事宋穆陵为太师。昔营菟裘并锡麓,少小犹忆相追随。邑中著姓我多识,邹氏颇亦曾相知。青毡传家将百载,不逐桑海同更移。秋风万木总凋谢,挺然独抱凌霜姿。只今相承凡几叶,庭前皎皎增璚枝。缅怀时风久趋薄,欲咏棠棣嗟吾衰。喜君与俗不俱靡,二难皓发全怡怡。有如纷纷鸡鹜侣,蔚然孤凤丹山仪。余家昔尝秉友爱,乡人曾以芝兰推。那知中道遇摧折,鹡鸰原上徒伤悲。中情感激为君赋,才薄愧乏琼瑶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QfvZHQ7.html